生态发展的厦门路径
鹭岛一隅。 福建日报通讯员 黄游新
我省第一个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的厦门,生态环境质量名列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生态文明指数位列全国地级及以上市第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生态发展的厦门路径
东南网4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挺/文 通讯员 黄游新/图)近年来,厦门市全力打造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和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各项指标尤其突出:
森林覆盖率41.65%;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四项指标全部达到100%;2019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98,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4名。
2019年中国工程院发布的《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5—2017)》显示,厦门市生态文明指数位列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第一名,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得分80分以上);在《国家治理周刊》前年对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发展质量的排名中,厦门生态环境质量名列第一。
生态修复:增强环境资源承载力 提升城市竞争力
3月27日,厦门第二水源工程——漳州枋洋水利枢纽工程上存水库正式下闸蓄水。该工程可确保未来厦门中长期的发展用水。“第二水源落地的同时,更让我们欣慰的是全市小流域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全力推进,重构水生态修复能力和久久为功的长效机制,是水环境治理的关键。”厦门市水利局河湖管理处处长林福顺说。
“溪流就像身体内的血脉,容不得一丝污染。问题发现在水中,根源肯定在岸上,在我手上,绝不能让污水排入河里。”集美区灌口镇河长黄金喜在巡查龙岗溪巷口桥段发现一处排水口有问题,他沿河奔走,多方排查,最终发现有6户人家将生活污水直排到村里的雨污管道。经过改造,6户排污管接入集中纳管中,彻底截断了污染源。
在河长、湖长们的带领下,厦门的小流域治理手段不断创新,集美区后溪、许溪的“末端截流”治理,由政府购买服务,实现河道养护市场化,还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同安区在全流域治理基础上,全力建设安全生态水系;海沧区过芸溪在流域治理过程中打造滨水游憩系统和美丽乡村景观带,都成为厦门治水最生动的注解和写照。
河湖长制的全面推行,让厦门在全省率先完成水系生态蓝线保护范围划定。生态修复,增强环境资源承载力,最终提升的是城市竞争力。
环境治理: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漫步城中满眼皆绿
3月23日,厦门市观鸟协会再次在翔安大嶝桥头滩涂上发现正在觅食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黑脸琵鹭。作为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素有“鸟类中的大熊猫”之称的黑脸琵鹭近年来已经是第三次出现在翔安;3月1日起,小嶝岛海洋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连续6天在海域内发现中华白海豚。这些发现,被海洋工作者判断为海洋生态持续变好的有力佐证。
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厦门蓝”闪耀的背后,是对高质量发展的坚持。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水环境与生态保护处处长夏云鹏说,去年,厦门机械工业园区、太古工业园等一批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通过实施高污染燃料“煤改气”“煤改电”工程,煤炭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逐年下降,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厦门蓝”最可靠的依托。
截至2019年底,厦门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3%,全市拥有公园150个,人均绿地面积15.6平方米,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厦门也成为全省第一个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
绿色发展:产业布局协调 生态农业兴起
“矿产资源不可再生且越来越匮乏,而且生产产生的很多废渣还增添了环保压力,这种情况一直遏制着水处理剂产业的发展。”蓝保(厦门)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奋勇说。
多年来,这家厦门企业以污治污,变废为宝,通过资源的循环达到废物的综合利用。“我们每年回收工业废渣55000吨,为社会节约了超亿元处置费用;废渣废液作为原材料使用,可节约不可再生矿产资源2万吨、盐酸8000吨,废渣废液利用后生产出的水处理产品近7万吨,可处理超过5亿立方米的污水,综合产值近亿元,创造利税近千万元。”吕奋勇说。
“树上种植铁皮石斛,树下种植三叶青、金线莲等名贵中药材,充分利用林木空间,林木的自然落叶也可以给林下的中草药植物提供营养,通过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最大化利用林地资源。”鹰君小坪山基地负责基地植被灌溉的高建筑说。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以鹰君生态农业、绿为先等一批林下经济企业近年来在同安区蓬勃兴起,带动周边农户就业,走向共同富裕道路。
目前,厦门生态农业发展喜人,种子企业数占全省30%,销售总额占全省35%以上,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5%,成为大陆引进台湾农作物新品种的中转地,种苗品牌引领成效显现。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壮大绿色产业发展,写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篇。
智慧生态:生态管理产业园区 加大环境市场体系建设
“2月底新上线的‘园区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功能,将园区历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共享给有需求的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全程‘零跑’申请即可免费获得,解决了我们企业在建设项目环评阶段常遇到的找数据难、自行监测费时又费力等困难,也节约了环评成本。”火炬(翔安)产业区内的乾照光电相关负责人说。
以智慧生态管理来服务企业,以引入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来培育壮大环保产业,这是厦门积极探索资源环境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市场力度的最新动向。
工业园区是污染防治攻坚主战场,在引入厦门大学作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力量后,园区污染治理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厦门大学通过线下工作站驻点办公的形式,为园区提供面对面的咨询及答疑服务,提供全面细致的“环保管家”服务。并通过定期举办环保业务培训班、开通环保管家平台及微信服务群、现场调研与指导,丰富环保服务渠道。
火炬高新区管委会通过平台线上筛选并推介了一批专业技术强、运营管理水平高的治污企业,涵盖环境咨询、环境监测、三废治理和循环化改造等专业领域的服务商,供园区企业进行比选、对接和申请,建立了按效付费、第三方治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新机制,促进第三方治理的“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截至目前,已累积上线21家第三方环保服务商。
生态厦门,智慧城市,生机盎然。
- 上一篇:“五一”汽车票预售期为7天 明天起可买5月1日车票[ 04-24 ]
- 下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一批人事任免[ 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