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醒了酒可未必“醒” 这些反面教材 引以为戒→
岁末年初,亲朋好友聚会增加,酒驾风险也随之上升。除了增加各项措施应对天气变化,为了保障广大群众的出行安全,各地也加大了对道路行驶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然而有一些驾驶人心存侥幸,喝了酒后驾车上路,遇到交警时又想着法子躲避检查,这样的行为万万不可效仿。
岁末年初 各地严查酒驾醉驾违法行为
近日,河北邢台内丘交警在辖区内开展酒驾专项治理,期间,一辆黑色轿车驾驶人看到前方有交警,立刻向后倒车,交警上前拦截时,这名驾驶人又向前猛踩油门,险些将交警撞倒。
这辆黑色轿车虽然停了下来,但驾驶人却始终不肯打开车窗门接受检查。在对驾驶人三次警告劝说无果后,交警采取了强制破窗措施,将驾驶人控制住。
随后,交警将这名黑色轿车驾驶人带到医院进行了抽血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他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91.58毫克,属于醉酒驾驶。
交警依法吊销了他的驾驶证,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同时,这名驾驶人还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当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近日,湖南麻阳交警在县城花台路段夜查时,发现一辆停在路边的小车,驾驶位上没有人,而副驾驶座上却挤着一男一女。
原来,驾驶座上这名男子正是这辆车的驾驶人,因为看到有交警查酒驾,便赶紧停车爬到了副驾驶位。
经呼吸式酒精测试检测,黄某体内酒精含量为57.3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而且他还未考取驾驶证,不具备驾驶资质,交警依法对黄某处以了2500元罚款。
目前,公安部已在冬季交通安全百日行动的基础上,继续加大重点时段、路段管控力度,严查酒驾醉驾违法行为。
酒后反应迟钝 容易诱发交通事故
由于酒精的麻痹作用,喝酒之后人会变得行动笨拙、反应迟钝、操作能力降低,这个时候再开车上路,极易发生危险。
近日,浙江宁波慈溪交警接到报警,称樟新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交警赶到现场,只见一辆黑色轿车撞到了路边停放的白色轿车,因为撞击力度过大,白色轿车还碰到了旁边的车辆,可肇事车驾驶人已经离开了现场。根据现场人员提供的线索,交警成功锁定了车辆驾驶人匡某,并赶到了匡某的暂住地。
经检测,匡某体内血液酒精含量为每百毫升144毫克,属于醉酒驾驶,并对自己醉酒驾驶且肇事逃逸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目前,匡某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还有一起广西钦州交警处置的这起小车碰撞大货车的交通事故,这辆小车的车头几乎报废,就停在事发路口,驾驶人被困驾驶室无法动弹,现场到处都是小客车散落的碎片,他旁边停着与其发生碰撞的大货车。
原来,事故发生前大货车正左转通过路口,小车车速极快地闯红灯直行通过路口。双方车辆在路口中间发生了猛烈的碰撞。经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小车驾驶人酒驾所致,所幸这名驾驶人最终没有生命危险。
同样是因为酒驾,在江西赣州龙南发生的这起事故中,驾驶人就不那么幸运了。
这起单方事故发生在105国道龙南四中路段,张某当晚在聚会饮酒后自行驾车回家,没想到酒劲儿上头导致操作不当撞上了道路中间的护栏,一根栏杆穿过挡风玻璃直接插在张某的心脏位置,张某当场死亡。后经司法鉴定中心检测,事发当时张某体内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高达144.72毫克,属于醉驾。
交警再次提醒,酒后驾驶机动车容易诱发交通事故,研究表明,人饮酒后的反应要比正常情况下慢2到3倍。
隔顿、隔夜也有可能酒驾 不可大意
关于酒驾,有的人就理解为喝酒后不宜立即开车,但是休息几个小时就能开车上路了,殊不知还是被查出了酒驾。
近日,江苏常州交警在早高峰疏导过程中,发现一辆从广化桥开过来的轿车有点儿奇怪。
常州市钟楼交警大队永红中队民警 蒋林杰:发现一辆车停在停止线前,我准备上前查看情况,当我准备走过去的时候,他又不断地在往前挪动,这样的情况有两次,我发现情况不对,就到他车边上,让他摇下车窗。
就在驾驶员开窗的时候,一股浓浓的酒味儿扑鼻而来。
据驾驶人徐某交代,他前一天晚上和朋友一起喝酒喝到凌晨两三点,早上有事就把车开了出来,没想到睡了一觉酒精还没散去。
再来看前些天江西高速交警在莆炎高速广昌西服务区执勤时遇到的这辆面包车,驾驶人身上有着浓浓的酒味儿。
虽说是前一天晚上喝的酒,可这名驾驶人还是被查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30毫克,属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交警依法对其以罚款一千五百元并暂扣驾驶证六个月。
据交警介绍,酒精在人体内代谢的速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差异及酒精摄入量。一般情况下,人饮酒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酒精在人体内会逐渐被吸收、分解,血液酒精含量也会逐渐降低。前一晚如果喝酒的话,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天如果仍觉得头昏脑胀,千万别开车,否则危险就在身边。
- 上一篇:父亲去世6年被隐瞒 子女冒领养老金超20万获刑四年[ 01-05 ]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