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干部秦红:定格在48岁的生命,守护790人的平安
三月的春风,拂过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大地,消融着冬日的寒意……
西宝龙山嘎查的村民,盘算着春播备耕需要的物资,准备开始新一年的劳作。村西口防疫卡点不远处的工厂也已复工复产,附近嘎查中有不少人陆陆续续赶来上班。而这一切,村党支部书记秦红再也看不到了。
2月2日清晨,忙于疫情防控工作,已经9天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的秦红,突发脑干大面积出血,一头栽倒在地上,再也没能起来,年仅48岁。
他念叨,想吃韭菜馅饺子了
2月1日,农历正月初八,秦红吃了几口酸菜馅饺子就又匆匆赶往卡点,临走前对妻子刘高娃念叨了句“有点儿馋韭菜馅饺子了”“没时间,一会儿回来再煮吧,你给我冻上”。
宝龙山镇人口密集,外出返乡人员多,秦红所在的嘎查距镇区只有7公里,也是东宝龙山嘎查和北宝龙山嘎查通往镇里的必经之路。卡点就设在西宝龙山嘎查唯一一条没有被封的道路上,从1月26日开始,这里成为村里疫情防控的前哨站。
△疫情防控初期,秦红和同事大多挤在三轮车中值夜班
一辆三轮车、一个火炉子、一根绳子、一把测温枪,在疫情防控初期,秦红就这样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负责排查、登记、量体温,日夜坚守在抗疫一线,守护着全村790口人的生命健康。
熬过值班晚上零下20多摄氏度的寒冷,2月2日清晨完成交接班后,秦红累倒了。他不知道,在他出门不久,妻子很快包了些韭菜馅饺子,冻在了冰箱里,可他却永远也吃不到了。
他忙碌,要赶在病毒前面 新冠肺炎发生以来,秦红每次回家都是匆匆忙忙,跟妻子说不上几句话就又走了。刘高娃已经习惯了这个节奏,因为秦红多次跟她唠叨:这次的疫情如果防控工作做不好,会出人命。
“会出人命”的紧迫感,让秦红开始了与疫情的赛跑。
△大年初一,秦红(左排前二)与同事开会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1月25日,大年初一,从宝龙山镇开完防控工作会议后,秦红带领同事迅速行动,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完成对790口村民的排查工作。排查出的12名湖北返乡人员也全部按要求进行隔离,均无发烧、咳嗽症状。
第一时间组建起“村干部+党员+乡医”的防控“尖刀班”,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防控网格,采取“包组连户、责任到人”的方式,做到找到人、管住人、守好门;倒下的前一刻,他还在打电话进一步细化防控疫情工作……
秦红对妻子说,“我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正是我冲锋在前的时候。”
秦红对同事说,“人命关天的大事,如果行动迟缓,很容易跑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后面去。”
秦红对村民说,“有什么事儿都等等吧,现在出去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不负责任啊!”
每天,村头大喇叭和村微信群里总有秦红和同事们对防疫知识的科普。在他们的努力下,渐渐地,防护意识扎根在乡亲们的心间,热闹的村庄也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宁静。
他“请假”,就像从来没有离开
2月17日,内蒙古通辽市委追授秦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担当精神,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为民情怀。
△西宝龙山嘎查党群活动中心的去向牌上,秦红“请假”
刘高娃说,这段时间,秦红留给家里人的时间太少了,少到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少到给他煮饺子的时间都没有。她本想着今年孩子们回来,好好照一张全家福。“我就想等着他回来,让他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韭菜馅饺子。”刘高娃说,“没想到他再也回不来了。”
在西宝龙山嘎查党群活动中心的去向牌上,村委会主任吴长江把秦红的状态放在“请假”那栏。他说,总觉得秦红好像还在身边一样,没有离开过......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刘晓波
制片人丨兴来
记者丨阮超 姚诗娅 李木子(通辽台)
编辑丨张亚楠 王子桐
- 上一篇:“如果不透析,存活率为零”疫情下 武汉七千多名血透患者的“…[ 03-23 ]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