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显示:多地高收费签证代办仍排搜索网站前列
相关新闻
百度搜索陷“医院冒充”风波
除了签证风波外,百度近日还面临“医院冒充”的问题。据央视报道,有不少在上海求医的患者通过百度搜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去了在搜索结果中排名前列的“复大医院”进行就诊,花了大价钱看病后,病却没见好,再去三甲医院复诊后,得到的诊断结果与“复大医院”大相径庭。
比如安徽的一对夫妇因孩子脑后有一小块异常凸起,带着孩子来上海求医。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他们原本要带着孩子前往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但是当他们进行百度搜索“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的时候,跳出来的却是所谓“复大医院”。在其引导下,他们到了复大医院就诊,结果孩子被诊断出“血管瘤”,花了15000多元打了所谓“进口的针”。
然而,昂贵的治疗之后孩子的病症并没有解决,于是这对夫妇几经辗转找到了正宗的“复旦大学附属医院”。这家三甲医院的医生告诉他们,孩子脑后的凸起只是淋巴结,是孩子在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完全不用治疗,自然可以恢复。
受到误导的并不止上述一名患者,另一患者表示,其因阵发性头晕想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科医院进行就诊。百度搜索之后跳出来的链接却导向上海复大医院耳鼻喉科。相关客服人员在得知患者已经即将到达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科医院时,却给出了上海复大医院的地址并引导其进入上海复大医院进行就诊。
还有患者表示,自己想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看鼻炎,但其在百度上搜索“上海复旦大学耳鼻喉”“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等关键字时,出现的第一条信息均为“复大医院”。后者收费非常高,按照一次或者10分钟治疗来收费,10分钟100元,“一查他配的洗鼻子的药,网上的公布价就100多元,但他收了我200多元,高一倍的价。”
针对上述事件,上海市卫生计生监督机构日前约见百度上海分公司和医疗版块负责人,进行沟通谈话。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监督所副所长贝文在听取百度公司介绍上海复大医疗在百度投放医疗广告情况的汇报后指出,百度作为一家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为社会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企业自律和社会责任承担。
百度回应表示,经过排查,出现此次误导问题的原因在于,上海复大医院的医院名称与上海复旦大学相关附属医院的简称存在一定的语义相似性,误导了网民的就医选择。目前前者已被剔除出搜索结果。百度方面还表示将持续推进公立医院品牌保护项目,目前已对上海复旦大学相关附属医院进行了搜索结果保护,涉及相关搜索关键词达1200多个。针对此次问题,百度再度扩展了品牌保护关键词库,并将与工商等主管部门协同后续处理策略。
百度的医疗搜索并非第一次被诟病,今年5月,百度曾直面该问题,并详解医疗广告审核标准。百度搜索总裁向海龙表示,“百度坚决不允许医院以‘三甲医院’的名义及名称投放广告。”搜索癌症、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类关键词,也不会出现医疗服务广告。此外,百度还针对3万余个医疗行业搜索词添加了搜索风险提示语。
当时百度表示,百度已对1000家知名三甲医院进行广告屏蔽保护,计划于2018年7月底完成对16000家公立医院、权威医疗研究机构进行首位展现官网保护。未来还列举了一系列举措加大在提升医疗广告质量、提升医疗搜索结果质量的努力。
- 上一篇:国办发布部分节假日安排 2019年五一没有小长假[ 12-07 ]
- 下一篇:警察儿子的生日蛋糕走红:十四岁要负刑事责任了[ 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