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囚禁精神病院被强行灌药 现边工作边打官司
27岁大学生
“从小孤僻,生活懒散,个人卫生不知料理。上学期间独来独往,曾因为小事和老师争吵,不主动与同学交流,相处较差。”这是刘刚母亲向医生徐民从所叙述的情况,这段话是在刘刚入院的前一天说的。
而刘刚对《中国新闻周刊》称,自己的母亲智力有问题。在法庭上,法官曾据此问刘刚的母亲智力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其母答非所问地说,“我头疼。”这个话题未能再继续。
其母亲还提到,2009年,刘刚高中毕业在家休息,曾因邻居把汽车停在自己门前而与其发生争执。之后,刘刚逐渐多疑,坚信邻居把大粪泼在自己家门口,感觉在家不安全,甚至凭空听见有人敲门叫他名字。
关于这些内容,刘刚均认为,是医院编造以及母亲被哄骗所致。
他自述,高中毕业后,自己去了浙江,做了很多份工作,要自己赚钱,因为还想继续读书。究竟做了什么,在浙江哪些地方,他多次打断采访中的相关问题,“这个太琐碎了,放到最后(再说)。”
已经工作了五年,当时27岁的他本想考四川的一个本科学院,觉得自己不能被埋没。最终,在几个师范学校的志愿里,作为洛阳师范学院的补录,被招入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科。这些跟去浙江打工的情况一样,他称母亲都不知道。
入学三个月,刘刚因为觉得学校教学水平差,提出休学。但校方的说法,是因刘刚换宿舍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情况引发学院劝其退学。
在新校区的宿舍,他反映有甲醛的味道,导致自己咳血,要换宿舍。时任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常辉协调刘刚去了老校区宿舍。
这年春节回家,母亲发现刘刚不吃自己做的饭,一直洗手,总说家里脏,看见收废品的人从远处走来就捂住口鼻,觉得空气不好,胸闷。
寒假结束之后,因为上课在新校区,每天班车往返不便,刘刚再次提出要换回新校区的宿舍。这次,他被安排到桃园3号,一个人住。
在学校的情况说明中,陈贯安称刘刚和人说话不敢直视对方,敏感多疑,警觉。身边没有可交流的朋友,在调宿舍的过程中,和宿管发生语言冲突,还要求对方道歉。宿管也多次帮他调整宿舍。而这一切,被刘刚认为是陈贯安的恶意诬告。
在这期间,刘刚迟迟未到教务处办理休学或者退学手续。校方称,通过学籍卡信息联系了其父亲,始终没人接听。打通母亲电话之后,讲述了在校的情况,让其母亲来学校一趟,但被拒绝了。
期末考后,学校要求没有支教任务的一年级学生都回家,而刘刚一直在宿舍。
2015年7月7日,宿舍科长宋光绪打电话给陈贯安反映问题。陈贯安和辅导员安明明一同去宿舍找了刘刚,建议回家跟家人沟通,帮母亲干活。
两天之后,宿管再次给陈贯安打电话告诉他刘刚不开门也不吃饭。
陈贯安说自己在7月10日早上打通了刘刚母亲的电话,让其带刘刚回家,建议找心理医生咨询治疗,情况没有好转的话休学或退学。
刘刚母亲的反馈是,刘刚不听她的话,她也没有办法。
刘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前,他与母亲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才会简单通一次电话,母亲催促他结婚,他不想多交流。
而在法院的一份材料中提及,刘刚曾结过婚,又在婚后一个月离了婚,并离家出走长达两年。
“办理留宿手续是第一次接触陈贯安。”刘刚反复确认这一点,强调此前并没有跟宿管、同学有过摩擦。
而校方提供了九位师生的证言,称其不上课,拒绝与他人同寝室,稍有声响便情绪激动,多次与师生、宿管发生争执,并威胁,“一个都别放过……别让我见到你们,见一个打一个”。
《中国新闻周刊》联系上一位刘刚的同年级朋友王然,他表示听刘刚说起自己不太喜欢自己的宿舍,还有一位老师经常给他穿小鞋。“接触中,没有情绪激动,但不排除学校提到的事情会发生。”
- 上一篇:“中国天眼”难觅才俊 10万元年薪为何招不来人[ 10-30 ]
- 下一篇:法律上对彩礼如何认定? 未领结婚证彩礼应返还[ 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