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创新药为啥总是难产 研发投入缺乏长效机制
2018
10/29
09:37
央视网
特别希望政府能点一把“火”
“现在已投入近8000多万,除了获得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支持外,大部分都靠自己四处‘化缘’。”为了支撑研发,黄文林创办了达博生物。
与此同时,2017年12月,美国某公司“直接给药型”基因疗法Luxturna获批上市。该药物研发启动时间比黄文林还晚两年。
同类型的新药,为何美国起步晚,反而比我国还早上市?
“在美国,有一套完善的研发投入机制支持新药研发。在实验室基础研究阶段,有企业、研究所提供各种基金支持创新性研究。一旦研发出产品,不断有投资者进入。上市后,具有产品专利及产品保护期的优势,又有制药巨头接盘。”黄文林感叹道,“而在国内,这一切还很遥远。”
“特别希望在新药快要冒出头的最后一公里,政府能点一把‘火’,引导风险投资资金进入,这样才能燃烧起来。”黄文林感叹道。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 上一篇:国考报名开启三天超18万人过审 仍有职位无人问津[ 10-26 ]
- 下一篇:记者探访“乞讨奶奶”家:有五层楼,还有存款超十万[ 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