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后大学生兴起"炒币"热:我们是有妄想症的学生
2018
08/20
09:31
央视网
“嗨”在线上,别“冷”了线下
学习群、游戏群、攻略群等各类Q群,可以说是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一大缩影。在这个虚拟、匿名的空间里,各个部落的大学生同好们社群化趋势愈发明显,形成庞大的大学生网络生态圈。
对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辅导员段正认为,QQ群功能扩展产生了新的文化现象。更低准入门槛、更大交际平台、更易实时互动,使得95后大学生乐于在此“找归宿”,并在群信息的获取和传递中寻求认同感。
更具体来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心理体验中心老师李卫华认为,网络上的沟通交流较现实而言,时间、空间成本更低,情感和心理资源成本也更低,比如说“面对面交流时,面前的人的反应对我的影响很大,这时候我就要去快速思考这个人的真实想法,并做出恰当的反应,这是需要勇气、沟通能力和心理建设的。此外,虚拟世界的匿名性也会给当事人很多的心理保护,相对更自由”。
但随之也引起不少人的担忧——随着QQ群等社交媒体的用户更为低龄化,这些“网络原住民”线上的人际交往更为如鱼得水,但在现实交往中却磕磕碰碰、畏畏缩缩,甚至厌烦、恐惧现实中的社会交往,宁愿对着冰冷的屏幕“掏心窝子”。正如段正经常见到的,QQ群里沟通顺畅的学生在现实中却常常陷入“社交恐惧”,线上人格和线下人格大相径庭。
关于这点,段正认为大学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网络热点话题,加强引导,并提醒学生在参与群文化的时候应该慎重选择、避免导致“社交恐惧”。
(应受访者要求,陈思凡、陈玉、焦柯均为化名)
实习生 徐怀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孙庆玲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 上一篇:异烟肼灭犬论文作者回应争议:实验没向社会推广[ 08-20 ]
- 下一篇:恋爱时获赠的钻戒项链手表 分手后是否需要返还[ 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