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上合声音”架起民心相通之桥
从无到有 中国行动向世界讲述“上合故事”
从无到有。
2013年习近平提出,中方将在上海政法学院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愿意利用这一平台为其他成员国培养司法人才。2014年,上海合作组织首个“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在它的诞生地正式揭牌。司法合作是《上合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规定的重点合作领域,加大力度推进相关合作,对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犯罪、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图:2017年8月23日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青年交流营开营仪式现场。(图片来自:中国青年报)
2015年,习近平在俄罗斯乌法举行的上合峰会上建议,为加强青年交往,中方将在邀请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年领导人访华研修计划的基础上,自2016年起连续5年在华举办“上海合作组织青年交流营”。如今,“上海合作组织青年交流营”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去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的中外青年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旨在增进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促进各国青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区域合作。
2016年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举行上合峰会上倡议启动“上海合作组织科技伙伴计划”,旨在建立成员国之间务实高效、充满活力的新型科技伙伴关系。2015年9月,新疆决定先期启动“上海合作组织科技伙伴计划”,3年间,共安排执行科技合作项目62个,其中自治区财政科技拨款共4000万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16681万元。
首届上合组织妇女论坛、首届上合组织文化艺术高峰论坛、首届上合组织医院合作论坛……以及此次上合组织首届媒体峰会,一个个“首届”彰显了中国向世界讲述“上合故事”的行动力度。
截至目前,在中方主席国工作框架内已成功举办160多项活动,内容涵盖政治、安全、经济、人文、对外交往和机制建设等方方面面,实现了合作领域全覆盖。民间组织论坛、职业工人技能大赛、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赛、青年交流营等一大批独具创意的活动先后出台,拉近了各国民众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文/田宏)
- 上一篇:【央视快评】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06-05 ]
- 下一篇:习近平的足迹丨指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