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卷七 第一章 水利建设

2010
01/15
15:55
《宁化县志》

一、规划设计


  宁化水利工程从古代到民国,建设规模较小,且是零星建设,没有全面规划。民国时期水利工程要由乡农民水利委员会将计划呈报县农田水利工赈委员会审批,报省备案,主要是为控制贷款的发放。解放初期的水利工程,主要是修陂筑塘等小工程,由各乡自行计划安排建设。后来的拦河筑坝也无全面规划,各公社、生产大队只考虑本身眼前农田水利利益,坝体建筑不顾通航、过木、过鱼等三通利益,横河拦截,不留通道。有的在同一条河上重复筑坝,以坝代渠,造成河道淤积,河床抬高,新工程建成后,老工程渐失水利效益,且三通受阻影响泄洪,有些地方甚至变利为害。1979年曾着手对县境内河流按水系进行水利建设规划,但在农业学大寨高潮中未能完成系统规划工作。19691977年建设的小()型水库不少是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工程经费一再追加,工程长期不配套,无法发挥应有效益。1983年县水电局完成水利电力区划,宁化水利(包括电力)始有一个全面规划的蓝本。

  民国时期较大的工程,由省水利局派工程技术人员协助勘测设计,一般工程因县无技术人员,仍靠民间有一定水利工程技术的人员或农民自己用土法勘测设计。解放后,科技力量逐步增强,60年代末,一般工程勘测设计县水利部门均能承担,较大工程勘测设计则由省、市水利部门派技术人员协助进行。现在从小型引水工程到中型蓄水工程的土坝、重力坝、拱坝,以至30多米高排架钢丝网薄壳渡槽等大部分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均由县水利部门工程技术人员承担。

 

二、工程建设


  解放前的水利灌溉工程和设施主要有池塘、山塘、自流引水圳、拦河筑坝的引水工程、水利筒车等,多由独户、联户或联村自筹资金举办,少数灌溉面积较大的引水工程也有由官府或乡绅倡办的,但资金多由民间筹集。历史有记载的水陂有官山陂、吴陂、青山陂、黄沙陂、蒙公陂、七里圳等10余处,因河川变迁,年久失修,多数早已废弃,少数历经修补保存至今。以前的水利工程多属木陂,少数石陂。据民国30(1941)《宁化县兴修水利勘察表》所示,全县计划开工的水利工程有19处,属松、杉木建造的有14处。民国时期由政府补助的工程有城郊乡大溪头水陂和禾口江家陂等。解放后,小型水利以民办为主,政府资助。中型水利则列入国家水利建设计划,由政府拨专款兴建,土木工和开运石方粗工则由农村抽调劳力承担。
[nextpage]


  19491957年贯彻社办为主、小型为主、蓄水为主的方针,国家投资拨款45.1万元,群众投工120万工日,完成土石方105.1万立方米,兴建和改建一批投资省、见效快的引水工程,共建成975处,扩大旱涝保收灌溉面积4.17万亩。


  19581968年全县以修建小()型水库(库容10100万立方米的蓄水工程)为主,国家投资309.74万元,群众投工579万工日,完成土石方476万立方米,在禾口、泉上、淮土等重点旱区先后建成黄河龙、右坑、石南、大路、湖坑、五坑、大坑、井塘等8处水库,同时还建成71处水轮泵工程,安装139台水轮泵,新增7.16万亩旱涝保收灌溉面积。

  19691978年宁化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最大,国家共投资1618.87万元,群众投工1424.1万工日,完成土石方1223.7万立方米,先后建成隆陂、泉上、桥下3座中型水库(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动工兴建南山桥、上谢等7座小()型水库(库容1001000万立方米),合计建成148处大小水利工程,新增7.62万亩旱涝保收灌溉面积。

  19791987年贯彻调整方针,根据加强经济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集中财力、物力,重点抓好在建13座小()型以上水库的保坝、除险加固和挖潜配套工程。国家投资1154.92万元,群众投工446.9万工日,完成土石方373.2万立方米,完成了隆陂、泉上中型水库和岩背、南山桥、夏坊等小()型水库保坝加固工程,提高水库防洪能力。在工程管理方面,贯彻全面服务、转轨变型、放宽搞活的方针,发展多种经营,落实经济责任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这一时期因水土流失淤积或其他原因报废工程不断增加,仅19781979年两年水利灌溉工程即减少1190处,旱涝保收灌溉面积减少2.59万亩。直至1987年,水利工程增减对抵仅增加75处,旱涝保收灌溉面积却减少0.741万亩。

  蓄水工程  1950年开始在全县各地建山塘蓄水。较大的工程始于19583月在城关公社建成的黄河龙小()型水库。而稍大的第一个小()型水库则是196810月建成的山湖塘水库。中型水库于19718月在禾口乡首次建成。经过38年不断发展,迄1987年共建成蓄水工程1690处,总库容6699.1万立方米,工程的有效灌溉面积7.467万亩,旱涝保收灌溉面积7.151万亩。其中中型水库4座,有效和旱涝保收灌溉面积5.48万亩(见表72);小()型水库8座,有效和旱涝保收灌溉面积0.53万亩(见表73);小()型水库27座,有效灌溉面积0.824万亩,旱涝保收灌溉面积0.769万亩(见表7-4);山塘1625处,有效灌溉面积0.853万亩,旱涝保收灌溉面积0.592万亩;另有在建的溪源小()型水库预计1988年可建成,设计灌溉面积0.6万亩。

  引水工程  截止1987年,全县共有引水工程3331处,有效灌溉面积21.59万亩。其中设计灌田千亩以上的工程20处,千亩以下百亩以上的317处,百亩以下的小陂小圳2994处。实际灌溉面积千亩以上的引水工程依次有禾尚陂(淮土乡磜下)、老隆陂(禾口乡刘村)、青瑶陂(泉上乡青瑶)、张坊陂(安远乡张坊)、七里圳(城郊乡双虹)、虎头桥陂(湖村乡湖村)6(见表7-5)

  提水工程  历史上提水灌溉设施只有沿河由水力带动的筒车。解放后逐步为抽水机、水轮泵所代替,灌溉效益增大。1978年后又发展机器喷灌。迄1987年全县共有提水工程192处,灌溉面积2.778万亩。其中水轮泵站71处,装机139台;电力排灌站70处,装机80台,993千瓦;机灌站51处,装机53台,共计732千瓦;喷灌站48处,装机65台,共有喷头3520个。提水工程主要分布在城郊、泉上、湖村、中沙、水茜等乡镇,占6.1.33%
[nextpage]


  防洪工程  1949年前仅有翠江镇11公里长的沿河防护城墙的翠江防洪堤。解放后逐步增建护田、护村的堤防工程。迄1987年,全县共有堤防工程18处,总长25公里,使5580亩耕地和2.3万居民免受洪水祸害。这18处防洪工程是:经过扩建的翠江防洪堤,济村、三村防洪堤,湖村、巫坊防洪堤,禾口乡的溪背、江头、立新防洪堤,安乐乡的谢坊、东方塅防洪堤,曹坊乡的罗溪、滑石防洪堤,治平乡的邓屋、社福、彭坊、治平防洪堤,安远乡的后溪、安远防洪堤。

  从本县解放迄1987年,国家用于水利建设投资共计3248万元,群众投工2570万工日,完成土石方2178万立方米,建成大小水利工程3613处,保有工程合计5213处,有效灌溉面积31.25万亩。

 

三、重点工程

 

隆陂水库  位于禾口乡隆陂村。库区集雨面积31.3平方公里,平水年来水量3170万立方米,总库容1735万立方米。库区淹没耕地1500亩,迁移人口83户、482人。是宁化第一座中型水库,也是宁化最大的蓄水工程。

  该工程由福建省九龙江规划队黄征宇、曾宪康,三明地区水利局周恭钿,宁化县水电局王瑞枝等人共同设计。

  1969年动工兴建。上场劳力50%按受益田亩负担,其余按各队人口比例抽调。上场劳力一般保持2000人左右,高峰时达3000人,占全社劳力60%19702月水库大坝开工,1971年顺利合拢,8月大坝建成。1972年开始蓄水送水,灌溉面积0.8万亩。灌区内亩产达250公斤,比灌区外亩增100公斤1973年受益面积达1.2万亩。1974年受益面积增至1.5万亩,是年,全社平均亩产列全县第一。1975年灌溉面积增至1.6万亩,灌区内有5个大队36个生产队亩产超千斤。1979年灌区内亩产达652.5公斤,其中红旗大队平均亩产1000公斤

  197610月起按3天降水700毫米的新标准加固,坝底后坡加宽18,坝身加高3,溢洪道侧墙加高加长。加固工程于19793月完工。共投工65万工日,挖填土石方31万方,超过原有大坝工程量。加固后,正常蓄水量增加300万立方米。

  1982年汛期溢洪道底板冲坏,1983年加固,至今无损,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85万亩。

  泉上水库  位于泉上镇青瑶村旱坑。库区集雨面积26平方公里,平水年来水量2490万立方米,总库容1480万立方米。库区淹没耕地1070亩,迁移人口82户、332人。属中型水库。由宁化县水电局王瑞枝、罗星光等8人设计。

  工程于197110月动工。上场劳力60%按受益面积负担,其余按各大队人口比例抽调,还从外公社抽调劳力参战支援。高峰上场劳力多达6000(泉上3000人,外公社3000)19725月大坝开始填土,10月合拢。19749月大坝建成。

  水库大坝完工后即关闸蓄水,当蓄水至458.8高度时,主坝右坝肩山坡漏水量达28.4立方米/秒,右山坡发生滑坡。197510月进行第一次加固,由省晋江工程局施工,对右坝肩山坡及坝体进行水泥灌浆和回填土,溢洪道堰顶降低1,加做消力池。于1977年春完工,投资41万元。经过第一期灌浆,漏水减少。1977年冬又进行第二期灌浆,灌浆孔眼加深加密,最深浆孔达80,于197812月完工,投资20万元。1979年冬再进行第三期灌浆,由宁化县水电机械工程公司施工,由于坝址及山体处于地质破碎带,三次灌浆效果不显著,未能完全止漏,但收到稳定山体及维护坝身安全的效果。
[nextpage]


  198453161泉上连续降雨306毫米62日上午,水库右坝肩山体背面贴坡及山体陆续出现30多条裂缝,引起山体滑动崩塌。国家再次拨款43.5万元,进行第四次加固,采用挖(山坡下塌部土方全部挖除)、排(设排水沟排水)、压(贴坡压载加固)、堵(防渗堵漏)等措施整修加固。

  桥下水库  位于淮土乡磜下村鸡田窝。库区集雨面积21.5平方公里,平水年来水量2180万立方米,总库容1012万立方米,淹没耕地325亩,迁移36户、207人。属中型水库。

  水库工程由宁化县水电局罗星光等人设计,罗星光、严润和、黄刚强先后任施工技术主管。

  工程于197210月动工,上场劳力以大队为单位组成20个民工连,上场劳力农忙时保持1000人左右,高峰期达4000人,占全社劳力的50%。淮土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技术不足边干边学,不请一个外来工。资金不足劳力补,日夜奋战,高峰期日上土方3000立方米,建坝阶段节约投资6.3万元。19766月大坝建成。197810月总长11.8公里总干渠通水。19791213.5公里12.24公里左右两条分干渠全部挖通。总投工320万工日,全社平均每个劳力投工425工日。

  水库于1977年关闸蓄水。197911月蓄水至434.74高度(正常水位)时,发现右山坡与坝体交接处裂缝漏水,裂缝长14,表面最宽处45厘米,在坝体428.8高程处下挖80厘米,裂缝变成大15厘米、长25厘米的窟窿,在放水隧洞内壁也发现38处漏水。198010月加固,对裂缝进行开挖回填灌浆,整修溢洪道,隧洞洞壁灌浆补漏,从平台至正常水位砌石贴坡,在右肩山坡处堆石护坡。1981年竣工验收后未发现新问题。

  沙坪水库  位于河龙乡沙坪村。库区集雨面积22.6平方公里,平水年来水量2080万立方米,总库容1136万立方米。淹没耕地653亩,迁移44户、247人,公路改线8公里。是宁化第四座中型水库,由福建省九龙江规划队设计。

  工程于19778月动工,李宗斌、严润和、陈旭盛、蔡友璇等人先后任施工技术主管。上场劳力以中沙公社(包括今河龙公社)民工为主,水茜、安远等6个公社派劳力支援。高峰期日上场劳力4000人左右。19786月坝前围水合拢,由隧洞导流。7月开始填土。1979年大坝竣工。后因经费、劳力困难,主体工程于19846月才全部完工。主体工程完工后,已开通总渠道6.8公里,架设渡槽4座,由于渠道未完全挖通,至今未能发挥灌溉效益,仅供发电。

 

四、工程管理


  50年代~60年代初期,水利工程规模小,自建自管,由集体单位组织群众共同养护,除一年一度的岁修外,只有严重影响灌溉时才组织群众突击维修。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小()型以上水利工程建成项目逐年增加,政府逐步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养护管理。1964年县水电局建立宁化县水利工程管理站。各公社相继建立水利管理中心站,各站配备12名管理人员,由县水电局按每人每月30元的标准下拨管理人员工资补助到公社,始有专人督促指导水利工程的经常性维修养护。

  70年代中期后,以灌溉、发电为主,逐步发展为水电农牧渔综合经营开发,增强工程管理机构的经济实力,以缓解经费不足与养护需要的矛盾。1975年开始对一些较大的水利工程贯彻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开始征收水费。泉上水库每亩稻田收水费0.3元、稻谷1.5公斤。隆陂水库每亩稻田收水费0.4元、稻谷1公斤。桥下水库每亩稻田水费:水头收稻谷1.75公斤,水尾收稻谷1公斤。工程养护维修水平由此得到提高,但渠道疏通和较大的维修工程仍靠行政机构从各受益大的单位抽调劳力完成土石方任务,受益与负担难以妥善解决。因而往往效益低,工期长,质量差。
[nextpage]


  1982年全县全面落实家庭联产承包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后,用水单位由生产队变为千家万户。每逢天旱农户各自乱挖乱扒渠道,水头与水尾争水抢水、打架闹事时常发生,工程养护抽调劳力亦成问题,原来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的办法已不适应新的形势。1985年起,桥下、隆陂等中型水库先后进行管理改革,水管处内部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灌溉供水实行水权集中、统一调配、分级管理的办法,改群众性养护为专业养护。为解决专业管理劳务支出经费,对水费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水费:桥下水库每亩稻田收稻谷9公斤,隆陂水库每亩稻田收稻谷8公斤,泉上水库每亩稻田收稻谷7.5公斤。维修养护由专业队负责承包,渠道淤塞塌方及时得到维修。实行一年结果:大小灌区常年水流畅通,桥下水库有效灌溉面积扩大1800亩,增加12%,水库综合经营总产值增长25.24%;隆陂水库在效益不变的情况下节约灌溉用水300多万立方米,节约发电用水200多万立方米,发电量增长13%,综合收入总产值增长15%,管理人员人均产值增长16%

  1985年全县水库综合总产值达72万元,其中小()型以上水库总产值56万元(水费收入占15.70%,电费收入占68%,渔业产值占5.02%,农牧茶果等产值占11.28%)

  1986年县水电局对水费成本进行测算,中型水库水费收费标准又作一次调整。每亩稻田收水费,隆陂水库调至稻谷15公斤,桥下水库和泉上水库调至12.5公斤。随着管理办法不断完善,效益日益显著。隆陂水库等曾先后被省、地评为水利管理先进单位。
  

7-2

宁化县中型水库一览表

 

 

项  目

隆陂

泉上

桥下

沙坪

集雨面积(平方公里)

31.30

26.00

21.50

22.60

库容(万立方米)

1735

1440

1012

1136

渠道

已通水长度(公里)

93.60

48.70

140.00

11.00

干流渠量(立方米/)

3.0

2.0

2.0

5.7

工程量
(
万立方米)

合计

120

80

180

160

其中石方

50

20

50

33

其中大坝填方

土 3.5
石 10.0

土 35.0
石 4.0

土 31.0
石 4.0

土 26.0
石 4.5

总投资
(
万元)

合计

547

642

649

500

其中国家

312

392

329

289

投工
(
万工日)

合计

235

250

320

150

其中技工

100

100

35

43

效益面积
(
万亩)

设计灌溉

1.5

1.6

1.65

1.5

已达有效灌溉

1.85

1.6

1.68

0.22

除涝防洪

0.115

 

 

 

发电(//千瓦)

2/4/575

2/2/165

2/4/1040

3/6/1300

可养鱼水面()

1440

1110

500

750

建设时间

1969.11
1971.8

1971.10
1974.9

1972.10
1976.6

1977.10
1981.12

 [nextpage]

 

7-3

宁化县小()型水库一览表

 

 

项目

山湖塘

上谢

南山桥

岩背

夏坊

各溪

召光

磜头头

溪源

集雨面积(平方公里)

 

5.5

3.0

5.3

1.6

55.7

35.3

13.5

16.3

库容(万立方米)

138

293

104

121

101

249

146

486

400

渠道

已通水长度(公里)

8

13.4

6.25

1.6

1.2

5.0

1.1

 

1.86

干流渠量(立方米/)

0.6

0.6

0.4

0.3

0.4

4.0

2.2

1.2

1.2

工程量
(
万立方米)

合计

30

21

12

10.4

8.5

55

18

67

25

其中石方

4

9

5

4.2

2.4

12.5

5

12

7

其中大坝填方

21
2

0.8

0.1
1.2

0.05
0.82

1.5
1.0

0.27
1.04

0.02
0.58

25
5

2.4

总投资
(
万元)

合计

66

85

69

55

42

208

120

257

187

其中国家

44.3

60

44

36.2

29.8

84

54.8

109

101.4

投工
(
万工日)

合计

36

37

23

17.8

11.5

70

22

135

60

其中技工

5

20

10

4.3

3.0

26

10

21

18

效益面积
(
万亩)

设计灌溉

0.2

0.39

0.18

0.2

0.11

0.15

0.3

0.75

0.6

已达有效灌溉

0.19

0.2

0.1

0.02

 

0.01

0.02

 

 

除涝防洪

 

0.11

0.05

0.10

0.025

0.05

0.05

0.12

 

发电(//千瓦)

 

1/2/250

1/1/5

3/2/124

1/1/125

1/3/800

1/1/200

1/2/250

1/2/400

可养鱼水面()

250

220

70

95

125

140

160

295

180

建设时间

1966.1

1968.10

1974.12

1977.10

1974.10

1978.10

1976.8

1981.12

1976.10

1980.5

1976.10

1984.12

1977.11

1984.7

1976.3

1984.9

1976.11

1988.12

 [nextpage]

 

7-4

宁化县小()型水库一览表

 

 

序号

水库名称

座落地点

集雨面积
(
平方公里)

总库容
(
万立方米)

建成年月

灌溉面积()

设计

有效

旱涝保收

1

黄河龙

城郊高堑

0.8

43.0

58.3

1500

420

420

2

磜 下

济 村

0.8

29.2

76.10

780

300

300

3

井 塘

泉上泉正

5.7

92

58.5

2000

2000

2000

4

泉塘坵

泉上联群

0.6

21.3

58.12

500

400

400

5

龙 头

湖村龙头

2.5

12.1

73.12

800

500

200

6

坑 尾

湖村湖村

2.3

14.7

74.6

300

500

500

7

大洋坑

湖村陈家

0.8

13.0

77.12

400

400

200

8

破 溪

水茜沿口

1.2

12.8

76.10

400

400

400

9

雷 地

水茜庙前

8.5

49.6

76.10

1000

1000

1000

10

大 坑

水 茜

1.1

13.0

74.11

250

250

200

11

下龟岌

水茜沿口

1.0

14.5

79.10

1200

400

400

12

石 寮

水茜石寮

1.6

13.5

79.10

500

200

200

13

下 付

水茜下付

1.7

11.6

79.10

700

700

700

14

洋 畲

水茜张坊

3.0

51.4

79.12

700

300

300

15

石 南

禾口江家

0.9

22.1

59.4

430

430

430

16

右 坑

禾口南田

2.7

71.0

60.4

1330

1330

1330

17

大 路

禾口大路

0.2

13.1

60.4

500

320

320

18

岩 前

淮土罗坑

0.6

24.5

68.7

630

300

300

19

伍 坑

淮土淮阳

0.8

15.7

59.4

390

390

390

20

湖 坑

淮土禾坑

0.2

11.8

53.4

600

600

600

21

大 坑

淮土青坪

0.48

21.5

60.3

850

850

850

22

里 坑

安远里坑

1.40

11.5

78.12

500

200

200

23

增 坑

安远增坑

4.80

18.8

82.3

1000

200

200

24

杨梅坑

禾口大路

0.40

22.4

82.10

1000

300

300

25

莲花掌

湖村邓坊

1.0

10.2

83.12

700

300

300

26

横 坑

泉上联群

0.5

11.3

85.12

600

600

600

27

铜 盘

安乐铜盘

8.0

11.4

85.12

50

50

50

 [nextpage]

 

7-5

宁化县千米以上引水工程一览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座落地点

坝型

坝高
(
)

坝长
(
)

效益面积()

建成
年月

设计

现有

保灌

1

七 里 圳

翠江双虹

浆砌石坝

1.5

15

1020

1230

910

54.3

2

青 瑶 陂

泉上青瑶

浆砌石坝

3.8

12

1500

1530

1530

59.10

3

坑  陂

泉上豪亨

浆砌石坝

1.8

3

1200

1000

1000

59.10

4

虎头桥陂

湖村湖村

浆砌石坝

2.0

10

1200

1200

1200

76.12

5

江 家 陂

禾口江家

干砌石坝

3.0

38

2000

460

460

54.3

6

老 隆 陂

禾口刘村

干砌石坝

1.5

16

2200

1650

1650

56.4

7

苦 坑 陂

禾口溪背

干砌石坝

2.5

35

800

700

700

56.9

8

禾 尚 陂

淮土

浆砌石陂

2.1

30

1910

1720

1720

56.3

9

狮 子 陂

安乐丁坑口

浆砌石陂

2.0

10

1500

630

630

66.4

10

枫 下 陂

曹坊黄坊

浆砌石陂

4.3

45

1000

500

500

57.3

11

翠 子 陂

曹坊罗坊

浆砌石陂

1.5

19

1000

600

600

63.9

12

邓屋水圳

治平邓屋

无坝引水

 

 

1000

800

800

66.2

13

张 坊 陂

水茜张坊

浆砌石坝

4.0

28

1310

1310

1310

66.8

14

新  陂

安远岩前

浆砌石坝

2.1

21

1020

800

800

67.12

15

上陈坊陂

安远张垣

浆包干石坝

2.5

20

1100

740

740

56.3

16

下陈坊陂

安远安远

浆砌石坝

2.3

18

1300

760

760

58.12

17

角 背 陂

安远安远

浆砌石坝

2.1

25

1000

580

580

63.12

18

田 背 陂

安远马家

浆包石坝

2.5

18

1000

630

630

71.10

19

众 家 陂

禾口陈家

浆砌石坝

6.3

33

1000

620

620

 

20

下 油 陂

安远永跃

浆砌石坝

2.7

26

2080

 

 

在建

合计

 

 

 

 

26140

17460

17140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伍传杰】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