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卷六 第一章 畜牧业

2010
01/15
15:09
《宁化县志》

一、畜禽品种


  畜类有猪、牛、狗、羊、兔、猫、鹿、马、骡等。禽类有鸡、鸭、鹅、鸽、鹌鹑等。

  猪  宁化传统猪种主要有安远型和曹坊型两种。安远型黑猪,系从建宁客坊引进。全身皮毛黑色,嘴长额小,纹浅,耳小微前倾下垂,体型矮小短圆,腰弯腹大下垂拖地,属卧系,乳头56对。主要分布河龙、安远、中沙、水茜、城郊、翠江、湖村、济村等乡镇。曹坊型黑猪,系从长汀童坊引进,属槐猪。全身皮毛黑色,嘴短微翘,耳大小中等、下垂,腰背平直,腹大不拖,臀部较丰满,四肢较短,属半卧系,乳头56对。主要分布曹坊、治平、安乐等地。除传统品种外,解放后先后引进的良种猪有约克夏杂交猪、中约克夏和英国大约克夏猪、苏联大白猪、克米洛夫猪、兰德瑞斯猪、长白猪、老三黑、美国盘克猪和福安花猪等纯种猪。但因大都不适于当地饲养未能推广,只有中约克夏猪和本地猪杂交种在宁化扎根落户,获得大量繁殖、推广。

  牛  宁化传统品种有黄牛和水牛。黄牛体小灵活适于山区役使,全县饲养数量多,为农村主要役畜。水牛体大健壮,役力强,适于平洋田和大垄田使役,对气候条件和饲养要求较严,饲养较少。解放后曾引进过奶牛、山东大黄牛、河南南阳种公牛、西安秦川牛等良种。1980年还从福建省育种站引进英国辛地红、法国夏洛来良种冷冻颗粒精液改良本地牛种,分散繁殖13头,成活12头,此后未系统培育繁殖,现除商业局畜牧场尚存栏6头奶牛外,其他良种耕牛均因不适应本地自然条件未获推广。

  马  解放前主要为少数士绅代步工具,最多时全县仅饲养20匹。

  驴、骡  解放初,泉上私人运输专业户饲养有四五头驴子搞运输,1958年县商业局运输队饲养骡马26匹,后皆因饲养不善,逐一死亡,此后由于公路运输的发展,再无人饲养。

  羊  解放后才引进饲养,先后引进草山羊、新疆绵羊、瑞士奶羊、山东黑羊、苏北杂交绵羊、湖羊、戴云山羊等品种,因不适应当地饲养条件,且羊肉、羊奶也不适合当地群众消费习惯,故未获发展。

  狗  宁化有黄狗、白狗、黑狗三种,小或中等体型,农村几乎户户饲养。

  梅花鹿  1971年起县医药公司先后从东北吉林、安图、辽源等地引进梅花鹿。全县在宁化华侨农场、东华山、杨禾等办起3个鹿场,现仅存杨禾鹿场,1987年存栏75头。
[nextpage]


  兔  传统品种是本省肉用白兔、灰兔。成年兔个体重1.52.5公斤。解放后先后引进安哥拉长毛兔、西德长毛兔、力克士肉用兔、日本大耳兔、新西兰兔、青紫蓝兔等肉用兔。西德长毛兔因饲养条件要求严,未获发展。

  鸡  为本地传统品种。成年鸡体重1.52.5公斤。此外,还有火鸡、河田鸡。解放后引进的优良鸡种有澳洲黑、洛岛红、九斤黄、芦花洛克、奥品顿、来航鸡、乌骨绒毛鸡、白洛克、红波罗等肉用鸡和罗斯蛋鸡等新品种,经过杂交改良了本地鸡种。

  鸭  传统饲养品种有白鸭、花麻鸭、番鸭。解放后引进的北京鸭、康贝尔鸭,未扎根落户。

  鹅  有本地白鹅、灰鹅和引进品种狮头鹅。

  鸽  除本地传统鸽种外,新引进品种繁多,主要在城关地区饲养,饲养户不多。

  鹌鹑  1984年起引进,仅27户饲养。

  蜂  有中蜂和意蜂两种,仅城乡少数家庭零星饲养。
  

二、牧草、饲料


  草场  宁化没有连片大草场,仅有300亩以上草场46片,面积共4.5万亩;300亩以下零星草场112片,面积1.7万亩;林边、河边、田边等十边草场33万亩,理论载畜量为29687(黄牛)。山地草场分布在中山高海拔地带,牧草品种少,草质粗劣,又因气候寒冷,枯草期较长,交通不便,目前尚未进行放牧和采割利用。现在农村放牧及割草多利用十边草地,但利用率不高,仅占38%

  青饲料  一年四季均有。栽培饲料主要有甘薯藤、蔬菜类、紫云英、肥田子、南瓜、芋荷叶、瓜类藤叶等。水生饲料有青萍、红萍、细绿萍、水浮莲、日本水仙、水花生、鱼茜草等。野生饲料主要有萼草、荠姑荷、节草、马齿苋、米子草、辣蓼、鸭舌草等。以上饲料以水浮莲、红萍、甘薯藤为主,城关则以蔬菜瓜类藤叶为主,其他青饲料为辅。

  精饲料  有稻谷、甘薯及粮油加工副产品,如米糠、油菜籽饼、甘薯渣、木薯粉、酒糟、酱渣等。

  粗饲料  有秕谷、稻草、豆秸、花生藤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伍传杰】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