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四 第五章 农业技术
从1982年5月起,历时19个月,组织以技术干部为主的区划队伍,对全县耕地、气候、水利、植被、农业劳力、农业技术装备等种植业资源全面勘查,对种植业生产的历史和现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区划、绘图,根据宁化特点,制定《宁化县种植业综合区划》。由《宁化县粮油作物种植区划》、《宁化县果树资源调查和区划》、《宁化县茶叶资源调查和区划》三部分组成。
种植业综合区划分为4个区:一区为北部低山高丘粮油杂果(弥猴桃)区,包括安远、河龙、水茜3个乡及泉上、禾口、城郊、中沙、济村等乡(镇)的部分村,共66个村。二区为东部高丘低山粮油茶多果类区,包括湖村乡和中沙、城郊、泉上等乡(镇)的部分村,共26个村。三区为西部高丘盆地经济作物粮油茶桔区,包括淮土乡、翠江镇和城郊、中沙、横锁、济村乡的部分村,共69个村。四区为南部低山高丘粮油杂果区,包括治平、曹坊、安乐3个乡和方田、横锁乡的部分村,共46个村。
粮油作物种植分为2个区:一区为中部丘陵盆谷双季稻、油(肥)3熟区,包括淮土、禾口、泉上、湖村、城郊、翠江、方田、横锁、安乐、中沙等乡(镇)的大部分,济村、水茜2个乡的一部分,共117个村1378个村民小组。二区为南北低山、高丘单、双季、油(肥)二三熟混作区,包括安远、治平、曹坊、河龙4个乡,济村、水茜2个乡的大部分和禾口、泉上、湖村、城郊、方田、横锁、安乐、中沙的一部分,共90个村930个村民小组。
果树区划为3个区:一区为中部丘陵盆谷温州蜜桔生产区,包括城郊、翠江、横锁、禾口、淮土、中沙6个乡(镇)海拔
茶叶区划为2个区:一区为适宜区,包括翠江镇和泉上、湖村、城郊、横锁、方田等乡(镇)的大部分村,及淮土、禾口、济村、中沙等乡的部分村,共74个村、2个国营农场、9个集体林(茶)场。二区为次适宜区,包括安远、水茜、河龙、曹坊、安乐、治平等6个乡和城郊、方田、禾口、淮土、横锁、济村、中沙等乡的部分村,共129个村、5个集体林(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