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卷三十二 第二章 岁序节俗

2010
06/10
17:46
宁化县志

  据传门上悬挂葛藤、艾叶之俗源于石壁,流传有两个故事。一是唐末黄巢起义,直下广州,某年五月,途中遇一逃难妇人,带着两个孩子艰难行进。黄巢见此妇牵着小的反而背着大的,甚觉奇怪,诘问其故,答因侄儿已无父母,如有闪失,即断了烟火,所以年纪大些的背在身上;小的是自己的儿子,为了保护侄儿也就顾不上他了。黄巢深受感动,教以黄葛藤挂门口,可保安全。妇人回村后,发动全村人割了许多黄葛藤挂在村口,果然使村庄免遭灾难。为纪念这一事件,人们把这个村子叫做“葛藤坑”,每年五月都在门上悬挂葛藤。此地现名南田,距石壁5公里。另一故事说永嘉之乱后,邓艾的裔孙邓攸在逃难途中舍儿保侄,来到石壁又义救全村人的性命。为此,村人取“艾”条悬挂门前。每年端午挂葛藤和艾条的习俗,随着客家人的流迁而广为流传。

 

  六月初六  为天贶节,此日家家翻晒衣物书画,说是可免虫蛀。尤其畲族人,是日必晒《神象祖图》,每由长辈设案燃香,郑重其事,开展曝晒,同时讲述图中故事,代代相传。

 

  尝新  当早稻七八成熟时,农民先选早熟的稻穗,捋些新谷晒碾做饭,俗谓“食新米”。解放前,禾口有人将早收新米用红纸包好,分送城关居民,谓之“送新”,受者回赠红包。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仕鹏】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