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第三章 演出
2010
06/01
17:33
宁化县志
曲蓬 亦称“地台”或“唱子班”。是以鼓手和乐工为主体,分行当演唱流行小调或传统戏曲的民间音乐组织。其特点是清唱,不化妆,乐器有唢呐、胡琴、三弦、小堂鼓、响板、单皮,节目有《瓜子仁》、《十杯酒》、《白牡丹》等等。自一百多年前西乡出现周世兴的“串堂班”和张运居的“余庆堂”两个曲蓬后,很快在农村流传,分布极广。每逢年节,或遇喜庆,常应聘到场唱曲助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当作“三封”“四旧”扫除,改革开放后逐渐恢复。1987年,全县共有曲蓬组织26个。
木偶戏班 宁化木偶戏属提线木偶。唱腔大多为祁剧,也有京剧和闽西汉剧。民国初年,泉上廖得迪、朱锦宪分别从上杭、江西学艺回来,在当地组织木偶戏班演出。民国24年后,又到水茜等地传艺。据1987年统计,全县有业余木偶团11个,主要分布在泉上、沿口、沿溪、安远、杜家一带,较有名气的艺人有李巴子、李上永、赖天水、危朝仕等,常演剧目有《对金钱》、《白蛇传》等数十出,较受群众喜爱。
祁剧班 民国11年,以龙明信为班主的“新福祥”班来宁化演出,且收徒传艺,历时20余年,影响广泛。城关、禾口、淮土一带相继成立翠琴社、金声社、同乐社等曲蓬,以后发展为祁剧团。1958年,全县业余祁剧团有35个。民国35年,“新福祥”艺徒雷必禄另组“新舞台”班,是本县人组织的第一个专业剧团,多在农村卖戏,以武打见长。演出节目有《一棒雪》、《二度梅》、《三天香》等80多出。1950年解散。此外,还有水茜的“福庆堂”祁剧班、“罗北斗”抚路班。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仕鹏】
- 上一篇:卷二十八 第三章 演出[ 06-01 ]
- 下一篇:第二节 会演、调演[ 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