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教育 第一章 学校教育
一、师范学校
民国9年(1920年)城关创办宁化师范讲习所,仅办1期。
民国16年秋。连岗中学附设“乡师班”,学员20人,也仅办1期。民国32年秋,省立宁化中学附设1年制简易师范科,学生20余人。民国33年秋,省教育厅核准,创办宁化县简易师范学校,校长雷为霖,教师8人。招收4年制及1年制各1班,学生共60多人(其中一年制28人)。招生对象:分别为高小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实行春、秋季招生,先后招生四届。民国35年春在校学生最多时200余人,最后一届于1949年冬毕业,学校停办。从开创到停办,共5年时间,培养小学教师200余人,成为解放后的第一代人民教师。校址初设薛家坊大中丞祠(伍氏祠),后迁孔庙。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师范教育。1953年宁化中学又附设1个初师班,招收高小毕业计45人,学制3年。开办1年后,迁并永安师范。1965年9月,新办宁化县农村师范,学制2年,培养农村民办小学教师(不负责统配),招收1个班,学生40人,校址起先设湖村,年后迁址陈埠岗(茶湖江),1969年2月停办。
1978年春,省人民政府在宁化城关创办福建省宁化师范学校,省属市管,面向宁化、清流、明溪、将乐、建宁、泰宁等6县招生,当年招收高中毕业生234人,膳食费和助学金由国家拨给,学制分别为4年和2年(后改3年),校址在城关东北珠估山上,占地30亩,建筑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除教学楼、师生宿舍楼外,还有音乐楼、舞蹈厅、图书实验大楼等。1985年全校专任教师50人,学生723人,已毕业144人,为闽西北6县小学师资队伍输送了一大批新生力量。
此外,1985年秋,三明师范附设宁化教学班,有学生47名(宁化22名、明溪13名、清流12名),学制2年,由宁化县进修学校代培,1987年秋毕业后由市教育局分配回各县任教。
二、工业学校
1958年春,城关镇创办1所工业中学,校址设三官庙。翌年3月为适应工业遍地开花的需要,学校由县接管,县总工会主办,招收在职工人120人,仅办1年,首届学生结业学校即停办。1960年5月,县委工交部又主持开办工业学校,校址设城关镇中山路,招收高小以上文化程度学生100余人,分机电、机械、化工、土建4个专业班,学制2年,后停办。1982年和1983年,劳动局与工业局联办1所建筑工业学校,招生2届共110人(对象为城镇居民中的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毕业后由劳动部门统一安排至各工厂当技术工人。1985年后停办。
[nextpage]
三、卫生学校
1958年8月,龙岩地区委托宁化县医院开设宁化初级卫生学校,招收1个班,学制1年,学生37人,对象为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女青年,所学科目为内外科、妇产科等,结业后进行统配,没有继续招生。1970年县医院招收“红医班”43人,学制2年。1976年县医院又招收在职进修护士9人,学制1年。1978年在城郊曲塅建成新校舍,三明地区委托招收在职护士进修班50人,1982年又委托招收44人,学制均2年半。1984年省卫生厅和县医院合办1个在职进修班,50人,学制2年。1986年三明卫校宁化分班招护士职中班50人,沙县卫校宁化分班招收西医士职中班63人,学制均2年半。1987年三明卫校宁化分班统招西医士1个班63人,学制3年。此外,1974~1985年县医院开办短期培训班33期,培训1336人次。
四、福建省汽车运输学校宁化分校
1978年福建省汽车运输公司永安分公司主办的三明乌龙汽车分校迁至宁化,校址设县城北山,占地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25平方米,计投资61万元。分校的人事、财政由永安分公司管理,业务由省汽校(总校)统管。面向三明市各县招收城镇居民中高中毕业生,实行统考择优录取,学制2年,毕业后统一分配。到1986年培养修理专业人员223人,驾驶员58人,钣金专业人员39人(其中女13人)。此外1984~1986年分校向社会招收自费培训驾驶员,共3期,计学员150人,每期半年,结业后自谋职业。1987年初,该校迁回永安分公司,校舍卖给职业中学。
五、“五·七大学”
1975年3月,由县教育局、农业局联合主办“五·七大学”,迄1980年停办。校址设城隍岭(原林业局苗圃),先后招收4届学员,计218人,对象为农村生产大队推荐的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社会青年和基层干部。开设林业、农技、牧医、茶果、水电等专业,学制一年,学完回原地,由生产大队安排任用。配专职教师8~10人。校舍设施有礼堂、教学楼、师生宿舍;实验园地有林果园600亩、水稻田25亩、鱼塘10口(约2.5亩)、畜牧场1个。停办后,财产和场地分别移给林业局苗圃和农业局良种场。
六、党政干部中专班
1985年9月,县委在党校附办党政干部中专班,招收行政部门在职干部,经统考择录,离职学习2年,毕业后发给中专文凭回原单位工作。第一期招收学生42名(其中女9名),1987年秋毕业。
- 上一篇:第四节 中学教育[ 04-16 ]
- 下一篇:第一节 农民文化教育[ 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