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卷十八 第三章 生活水平

2010
03/25
15:35
《宁化县志》

    宁化早年的传统住宅,多矩形堂式,正中置,左右房,天窗置天井,以供采光、通气和排水。近代住宅以“四扇三植”(即一):的平房和两楼房较为普遍。住房多构,次土木构,城及泉上的延祥、中沙的武昌、坊、横锁乡的水口、曹坊的上下曹等地构居多。

    解放前,全住宅条件越者不多。据调查,宁化城从民国24~387家富构的敞住宅。广大平民住房陋窄小。地村落的,尚有栖身笆茅寮的。清朝中叶,在城南郊畔左侧还有“竹茅舍”村。

解放后,城人民居住条件逐改善。195l1978年,全、企、事业单建的工住宅,竣工面1312万平方米,多系两单层砖构。1978年以后,城设发展迅速,人均居住面增加,居住条件明改善。19811987年全建造住宅竣工面12266万平方米(其中全民1513万平方米,集体270万平方米,私人建房10483万平方米)。新建公有住宅多四、五的楼房,水、、厨房、、阳台配套全,每户使用面积为5070平方米者居多。城私人建房亦、三混合构楼房,敞明亮,配套全。仍以木或土木主,但究采光、通和装。据统计1987年城镇职工人均居住面积为1328平方米民人均居住面2337平方米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仕鹏】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