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国产儿童电影:还只拍给儿童看,没市场
未来如何能好看?
拓展受众群体,以家庭为主
票房分析师罗天文认为,国产儿童电影从来不缺受众,它的观影群体一直是固定的,且有巨大的票房潜力空间,甚至可以说是亟待开采。比较外国儿童电影,不仅国产的质量式微,票房吸金力几乎上是极其可微,从质量和宣传上都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可以说,要获得可观的票房收益还有大量的路需要走。“儿童电影要实现价值功能的最大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儿童的观影需求和热度,需要走进家庭观影的层面,从电视荧幕走进电影院银幕,造成可以持续延展的日常生活产业链。”罗天文提到,目前不少国产儿童电影都存在院线存在感低的情况,大多都已经沦为了票房炮灰。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宋维才则认为,幼儿、6岁前的学龄前儿童、6到14岁的少年儿童,每个儿童的年龄段不同,能接受的影片程度是不尽相同的,这也意味着国产儿童电影的创作需要聚焦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对于儿童受众的认知和价值观等要有有效的、分层次的了解和体现,“用高质量的作品去寓教于乐,其实可以收获到的不只是票房的市场价值,还有很多教育价值。”他提到,如今国产儿童电影在创作潜力、人才培养上都有大量的进步空间,可以说如今还没有系统化的发展、激烈的竞争,适合儿童观看的电影在创作、投入上都有大量的进步提升空间,需要相关部门、业内业外进一步地扶植和提升这些空间的发展。
电影市场专家蒋勇回忆,这十年能记住的国产儿童电影实在是少之又少,如《长江七号》、合拍片《功夫梦》等,但这些年能说出来的作品确实很少,他说其实不少人都在怀念以前的《乌龙院》之类的电影,而现在国产儿童电影拍出来基本没什么人看,拍出来的质量也不高,“存在的问题也是对目标观众不自信,没有形成家庭的观影体系,现在不少制作方自己都不抱有信心,就一直认为自己拍的没人看,那谁会对这一类型的影片做出精良制作呢?再加上我们在儿童电影的类型探索上实在是少之又少,例如奇幻、科幻,几乎是很少去探索的领域。”类型创作上的拓展是蒋勇认为如今国产儿童电影最缺乏的内容,“可以加大拓展目标群众,增加和儿童受众的互动性。目前看起来拍的东西很低幼,还是需要花很多心思去探索。像《摔跤吧!爸爸》前面很大的戏份都是关于女儿年幼时的剧情,这些过渡和故事讲述的模式都是可以借鉴的,最主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值得推敲的好故事,创作上没有那么大的想象力去拓展。”另外,国产儿童电影在排片上和档期扎堆方面都还需要协调,不应该只是去瞄准一些例如六一儿童节的档期,事实上应该有不少作品可以好好地去暑期档搏一下,利用这些有利的节假日档期去赢得一些票房空间。
- 上一篇:“童话大王”郑渊洁: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06-01 ]
- 下一篇:“六一”儿童节,影院难觅优质儿童片[ 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