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日报专题:宁化山区毛竹村有个致富心愿
2016
08/02
07:05
福建日报
扩容成品生产缺少资金
范仁华,是彭坊村党支部书记。2009年,他看到村里竹子加工厂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竹边角料被丢弃。敏锐的他和村主任范天建一起,在村里开了一家竹炭厂,引进生产技术,将竹子的边角料制成竹炭,产品通过外贸公司销往日本、韩国等地。
在他们沿河而建的工厂里,记者看到,竹子的边角料先被机器打成粉末,再被压制成条状的竹块,然后被送进窑里炭化。不大的土制炭化窑共有80个,每个造价2万元左右,加上机器、环保设备的投资,范仁华一共花了好几百万元。
6年多的探索,让村里的竹炭生产工艺趋于成熟。范仁华雇用了将近30名工人,日竹炭产量可稳定至12吨,每年拥有数百万元的产值。
稳定的销售渠道,让竹炭厂有了拓展生产线的想法,但资金不足一直困扰着他。“新上一条生产线,需要好几百万元的投资。我们手里没有那么多钱。”范天建还告诉记者,竹边角料原材料的采购,村里也有点供应不上了。“我们以前都在村附近收购竹子加工厂的边角料,最近他们生意不好原材料有点不够,我们需要去长汀那边收,增加了一些成本。”
谈到招商引资,范仁华告诉记者,前几年治平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曾带他们出去考察,有几家企业也来村里看过,但想技术入股的占多数,鲜有愿意投入真金白银者。而为他们代售的外贸公司,也没有在村里投资实业的打算。“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并不是我们急需的,资金才是。”范仁华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游笑春】 【责任编辑:茜茜】
- 上一篇:宁化一粮食加工厂突发大火百分钟后被扑灭[ 08-02 ]
- 下一篇:一名退伍老兵的脱贫路[ 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