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网商,骑上修行路
2016
01/15
07:32
三明日报
从“横冲直撞”到“报表通”
电商孵化班成了宁化一些新兴电商充电的好平台。
林金泽,是80后,老家是晋江的,在宁化长大,2013年开始做网店,做甜笋、蕨菜,从市场上以一斤1.5元买来蕨菜,焯水后包装,卖到8元,曾经一天卖了500多斤。后来卖竹筒酒、红菇等土特产,到去年9月网店级别已是四钻。
小林的老家晋江鞋业发达,当地不少年轻人做微商,卖运动鞋、休闲鞋。2013年,小林也给晋江朋友入股做微商。
上了孵化班,他才知道原来自己开网店是“横冲直撞”。双11报名,但由于没有设置折扣,他没赚钱——“其实这是测试产品很好的机会”。双12,他提前优化,进入主场,一天卖了1.7万元。
“孵化班,让我对淘宝认识更清晰,了解买卖规则,推广、引流方法。”小林请老师当生意参谋,学会看报表看数据,抓关键词,做好详情页。现在,他的网店每天都有十来单生意,运营的两个店分别为二钻、四钻。
几年间,林金泽卖竹筒酒、竹杯等产品,营业额约17万元。下一步,他打算成立电商公司,与同学一道做商城,做微商平台,把不同产品不同客户引到平台,共同获利;把竹筒酒比例做小,产品多元化,与合作社联系,卖宁化薏米、酒娘;对宁化酒娘,进行全新包装,买来雕刻机,用玻璃瓶包装,注册商标,上网销售。
小林家里在翠江小溪黄竹坑有个农场,有40多亩小水库,他准备做水产生鲜配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天然健康的消费成为主流,人家土我要更土。”小林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王长达 罗鸣 俞祥波】 【责任编辑:丽勍】
- 上一篇:河龙中心学校校友向母校捐赠60把办公椅[ 01-15 ]
- 下一篇:全县乡镇工作座谈会召开 肖长根提三要求[ 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