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一个草根剧团的执着坚守

2016
01/14
08:02
三明日报
 
 
演员的头饰
 
  “那时候,点着松明、火把,大伙在屋子里咿咿呀呀地学戏,好不热闹。”杨兴文说,一年的学习,六七十个人最后只有二十多人学成。
 
  剧团建立后,很多地方都邀请他们演出。好景不长,1965年,因为搞社教运动,戏箱被县里没收,剧团也随之解散。
 
  直到1979年,县里才返还了一只戏箱。箱子里戏服少了一大半。没了戏服,只好重新添置。村里每个生产队出资200元,其余由演员集资。
 
  2004年,村里礼堂漏雨,存放在舞台上的戏箱受潮,戏服全部烂掉。大伙又只得集资3万多元,买来新的戏服,同时还添置一些设备。
 
  凭着对祁剧的热爱,大家坚持下来。虽然条件有限,但让杨兴文感到自豪的是,剧团每年都要外出演出一个多月,每年演出达100多场。群众自发赠送给剧团大大小小的牌匾、锦旗有十多幅。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刘才恒】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