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化谢氏家庙的红色记忆
城关谢氏家庙旧址老照片
坐落在宁化县城薛家坊偏僻角落的谢氏家庙,也许不为众人所知。这幢清代所建的客家古建筑,不仅蕴含客家历史与文化,还有它神奇而令人兴奋不已的红色历史:办过红军医院,朱德在此住过,在经过80余年沧桑后,县党史干部发现它保留着四条珍贵的红军标语。
城关红军医院
探访谢氏家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门门楼上“谢氏家庙”及“城关红军医院旧址”牌匾,以及占地近1000平方恢宏的建筑。管理人员谢起求介绍:这里曾是宁化主要的红军医院之一,大量的红军伤兵在此救治,也为普通百姓看病,很受老百姓欢迎。
笔者电话采访79岁老人谢氏家庙理事会前任会长谢荣祥,他说:“2000年谢氏家庙修路,挖出许多小药瓶药罐,周围居住的老人就说是红军医院用的瓶瓶罐罐。为此我们先后走访了解了三四位住在附近年近90岁的老人,都说谢氏家庙当年办过红军医院。”“大概2004年,一位住在附近岗上园的方田人叫雷化就,80多岁了,来到庙里告诉我们,谢氏家庙当年办红军医院设了药房、诊室、观察室,并指出分别在哪个房间。雷化就说他父亲当年参加红军,他生病时区政府给他开了条子,便可到谢氏家庙红军医院看病。”
谢氏后人为记住这段历史,在庙内设置了展板,介绍城关红军医院的概况,“医院不仅为红军伤病员治疗,替群众看病也不收费,当地群众积极帮助护理和慰劳伤病员,组织宣传队唱歌跳舞表演节目,组织慰问队送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伤病员洗衣服,鼓励伤病员安心养伤,早日康复,重上前线。”展板上还有“当年在此就诊过的雷化就老先生讲述当年情形”的图片资料。
尘封的历史,轻轻掸之。查阅60年代有关部门所作的革命历史调查记录和口述资料,有谈到谢氏家庙设过红军医院,还有说草东庙也办过。城关草东庙早被拆除,庆幸谢氏家庙保存下来。《宁化人民革命史•大事记》记载:1932年12月,中央红色医院在禾口设立第四医院,并在淮土刘氏祠、城关设立分院……1934年9月10日,宁化、禾口两地红军医院合并迁驻会昌县,红军后方医院从宁化城关迁往方田沙罗坝丁氏祠。

- 上一篇:安远镇破解村支书能上能下难题[ 12-21 ]
- 下一篇:宁化一中880余名学子赛场大比拼[ 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