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脱贫有技术 致富有门路

2015
10/12
07:30
福建日报
 
    学技能快脱贫
 
    城郊乡夏家村的王重文是客家小吃培训的受益者之一。他妻子患重病,家里负债累累。去年,在结对帮扶的乡小吃办主任张启斌动员下,他参加了第106期客家小吃培训。经培训,王重文在城区开起小吃店。现在,每月纯收入3000多元。“小吃店解决了家庭的大问题。”王重文说。
 
    参加培训的贫困户,县里有“四免二优先”政策,即免学费、吃住、赠送一套厨师服、赠送一套餐具,优先推介就业、优先安排贷款。县小吃办常务副主任刘亮松介绍,宁化现已完成客家小吃创业培训136期,免费培训学员7840人,其中贫困户学员689人。贫困户自主或与人合伙开办小吃店141个,还有384户贫困户学员在各类餐饮店帮厨帮工。
 
    “适合做小吃的,可外出;本地有出路的,就地发展。”县农业局副局长罗光钟说。
 
    县里鼓励来料加工企业到贫困村,让更多贫困户留下来。今年,给予扶持补助全县贫困村发展鞋面、电子配件、农产品加工等来料加工点50余个,帮助30个村210户以上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淮土镇禾坑村引进香港祥龙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加工鞋面。“每天工资有80多元。比原先在家里种3亩地强多了。”负责给鞋面折边的刘水才说。
 
    该县还推动“量身定制”扶贫模式。依托薏米、河龙贡米、油茶等5个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建立了10万亩河龙贡米基地、18万亩淮土油茶基地、5万亩宁化薏米和6个贫困村獭兔养殖基地,带动1000余个贫困人口从事特色产业经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项裕兴 刘才恒 俞祥波】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