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有河龙贡米
2015
06/08
07:36
福建日报
谢华安院士在田里看稻穗生长(资料图片)
(福建日报记者 朱海华 通讯员 俞祥波 刘才恒)
连日来,宁化县河龙乡村民在陆续播种河龙贡米稻种。今年,该乡要种植2500亩的贡米稻种,全县要种植1.5万亩。宁化县河龙贡米米业有限公司已与广州一家销售公司签订三年合同,每年包销分别不少于1.5万、3万、6万亩贡米。
“河龙是农业乡,农民曾种桑养蚕,还发展过食用菌、西瓜、药材等,可市场波动大,收入不稳,甚至亏损。为此,亟需一个相对稳定的致富产业。”乡党委书记黄晟说,看到近几年泰国香米等“高端米”颇受市场青睐,乡党委政府便将目光聚到河龙贡米:它在历史上曾风光一时,《宁化县志》记载,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皇帝食河龙大米后大悦,盛赞大米质优味佳,下令每年进贡,“河龙贡米”由此扬名。但保护力度不够,耕种技术落后,米质退化,河龙贡米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近绝迹。
随之,河龙把发展贡米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县里也成立河龙贡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宁化县河龙贡米院士工作站,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领衔,集纳我省8名农业专家。同时,全县农业队伍41名中高级技术员任技术指导员,统一供应良种、统一培训技术、统一配送物资、统一防治病虫、统一指导栽插。2013年,根据河龙贡米特定种植环境要求,县里规划以河龙乡1万亩土地为核心区,同海拔10万亩为次核心区,其余34万亩为一般种植区的河龙贡米生产基地。如今,河龙贡米已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良好农业规范论证产品,并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朱海华 俞祥波 刘才恒】 【责任编辑:茜茜】
- 上一篇:宁化叶根华赴博茨瓦纳执行援外医疗任务[ 06-08 ]
- 下一篇:聚焦高考 宁化多部门为考生保驾护航[ 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