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宁化探“源”

2014
11/03
08:22
湖南日报

10月27日,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客家祖地”景区入口。本报记者 曾楚禹 摄

    本报记者 李军 曾楚禹


    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一)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10月27日,湘闽赣三省主流媒体老区行采访组来到此行的第四站——宁化。记者初识宁化大名,就是在这首毛主席诗词《如梦令·元旦》中。


    1930年1月,古田会议刚刚开过,红四军第一次统一着装,军容齐整,旌旗猎猎。37岁的毛泽东意气风发,挥笔写下《如梦令·元旦》。一代伟人用诗词,把宁化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


    毛泽东曾3次率领红军到宁化。宁化也是中央苏区形成之初拥有的21个县之一和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4个起点县之一。1934年10月6日至8日,驻宁化中央主力红军分别从各自驻地开往江西于都集结,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采访组从宁化县城向西南行约30公里,来到长征出发地之一的淮土乡凤山村。


    当地老人回忆,长征出发前,红三军团第四师及军团医院驻守在凤山村,大量红军战士在红军街两旁民房内宿营,几乎家家户户住有红军。全县有13000多名红军参加长征,最终只有58人到达陕北。


    “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宁化是中央苏区兵源、粮源、财源保障最有力的县。当年,宁化青壮年踊跃参加红军,人数约占中央红军总兵力的十分之一,被称为红军的故乡。”宁化县革命纪念馆馆长陈端说。


    在县城主干道中环大道边,21米高的“人”字型红军长征纪念雕塑高高矗立,仿佛在诉说当年的烽火岁月。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李军 曾楚禹 项裕兴】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