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献珍:种下“摇钱树” 开启好钱景
2014
04/21
08:04
宁化县新闻中心
肖献珍(右)在察看红豆杉苗长势情况
红豆杉,在我国被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从1990年代开始,宁化县的近邻“中国红豆杉之乡”明溪县就有人开始种植红豆杉。研究显示,红豆杉的枝叶中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含量极高,因此有“摇钱树”之称。
肖献珍,今年41岁,1996年从永安农校园林专业毕业后,便回到老家宁化县湖村镇巫坊村。他租下村里锣鼓坪荒山200亩,开园种植典竹、“金水一号”水蜜桃,折腾几年,始终不见效益。
1999年,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发布《国家珍贵野生植物名录》,野生南方红豆杉也在名录中。
2001年,肖献珍发现了这棵“摇钱树”,决定抓住商机,在靠近明溪县边境的清流监狱农场租赁了200亩土地,开始试种红豆杉。
“那几年种果树几乎连连亏本,不得不逼自己产业转型。经深思熟虑后,就决定种红豆杉,并选址在离明溪县仅5公里左右的清流林畲乡,方便‘取经’。”肖献珍说。
创业初期,在对红豆杉不了解的情况下,肖献珍走了非常多的弯路。“比如育苗,红豆杉种子有一个比较长的休眠期,当年采的果是不能当年育苗的,它要经过两个冬天的休眠,才能发芽。”肖献珍回忆道,2004年买了种子想自己育苗,因不知此秘密,没发芽,10亩种子10万元全部打水漂了。
吃一堑,长一智。肖献珍摸索中发现,红豆杉种子的培育需要耐心,冬天要用塑料薄膜盖好,夏天不能过热,要经常检查苗圃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温度过高、过干或过湿,还要防止病虫害,“有时真像看护一个孩子,没少操心。”肖献珍说。
每天凌晨4时,肖献珍就起床,在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注意观察树苗的生长情况。通过四年的辛勤劳动,200亩土地成为了一个“红豆杉种植王国”。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张丽勍 刘才恒 陈海军】 【责任编辑:茜茜】
- 上一篇:省老体协来宁调研农村基层老体协工作[ 04-19 ]
- 下一篇:宁化大米入选全国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