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农场:做种养行家
燕飞农场在宁化县淮土乡赤岭村厂坑的生产基地。
土地难流转,家庭农场扩张的绊脚石
家庭农场初出茅庐,又有什么难处呢?
宁化县农业部门认为,目前土地流转存在困难。宁化有耕地40多万亩,对于成片的土地,农户流转意愿低。“成片的土地一般离家近,土壤肥,平整,耕作成本低,收入高。除了部分家里没有劳动力的农户,大多不愿出租。”曹坊镇农技站工作人员介绍。该镇5家注册的家庭农场都存在土地流转难题。
此外,大片土地涉及多家农户,但农户往往意见不统一,这家同意,另一家不同意,流转就得搁浅。
不够平整的山垅田呢?
燕丰农场的160余亩,基本都是山垅田。有数十亩是半荒废的,杂草长得有人高。这种田流转不费力,租金也低。一亩地一年100公斤谷子,办农场,种槟榔芋,一年收入8000元以上,大大提高山陇田的效益。但山垅田需要农场主大量资金去平整、改造,还要修路,改善水利设施等,投入大,风险也随之增大。
眼下,宁化的农场主们尝试通过各种方法解决流转难题。比如根据田地好坏制定不同档次的租金标准,吸纳农户就业,或者以田入股等。“我们比较注重和农户沟通,以诚相待,让他们看到效益,同时也帮忙解决部分农户劳动力就近就业的难题。”燕飞农场负责人王隆高介绍说,农场去年注册,以种植、销售薏米、蔬菜、瓜果,养殖鸡鸭等为主业,在淮土乡和泉上镇流转土地700多亩,其中不少是连片平整土地。“我们设想成立田地托管中心,让专业人士去托管流转。但目前还在论证阶段。”徐小明说。
家庭农场如何和市场对接,也还在摸索。“大市场,大中介,都比较青睐有规模的农场。此外,通过合作社等形式,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也是好办法。”徐小明说。比如蔬菜脱水销售,附加值增加许多。
4月2日,燕飞农场首个营销中心在宁化开业,迈出了自己产销一条龙的第一步。负责人表示,营销中心将会逐步增加。但外地主要还是代销为主。

- 上一篇:共青团宁化县委二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召开[ 04-12 ]
- 下一篇:宁化:干部沉下身子“精准扶贫”[ 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