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情暖夕阳红——宁化县光荣院工作侧记

2014
03/20
08:02
三明日报

 

    “我们生活很开心,什么也不缺,遇到头痛脑热起床不方便时,工作人员还会把饭菜端到床边,在家有儿有女也不一定这么享福。”3月5日,宁化县城东中学组织42名青年志愿者来到县光荣院开展献爱心活动时,谈起多年的院内生活,86岁的张清吾老人逢人便夸。

 

    让老人住得安心

 

    宁化县光荣院建于1963年,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目前累计供养城乡重点优抚对象和社会孤寡老人190余人,现有工作人员7名、院民28人,院民平均年龄78岁,最大年龄95岁。近年来,宁化县光荣院秉承“管理制度化、服务优质化、生活多样化”的原则,院容院貌大为改观,院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多次被省民政厅授予“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光荣院”“优抚事业单位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老人住的全是宾馆式标准间,配置了床、衣柜、书桌、电风扇等生活用品,统一安装数字电视、太阳能热水器、紧急呼叫器等,定期发放日常生活用品。为便于老人行走,还配备了楼道不锈钢扶手、厕所扶手架等。工作人员每日帮助老人打扫房间卫生,定期对室内外进行消毒。护理人员为老人建有专门的健康档案,老人生病基本上可以“小病不出院、大病不耽搁”。

 

    为了让老人生活更和睦,光荣院设有老人医疗保健室、阅览室、活动室等场所,经常组织老人开展交心谈心活动,使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为了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光荣院多次邀请社会爱心人士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为老人进行爱心体检,爱老敬老蔚然成风。


    或为老人梳理头发、剪指甲,或为卧病在床的老人喂饭、倒屎倒尿,或为老人读报、聊天……走进光荣院,工作人员的细心与敬业,让人充分感受到光荣院的幸福与和谐。“以人为本,院民至上,老人就是亲人。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和不同需要,分别提供特别护理和一般护理,让老人尽可能地过好每一天。”院长张声新感慨道,每人都有老的时候,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关爱革命老功臣、打造温暖大家庭是工作人员的共同目标,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让老人吃得舒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牙齿功能、胃肠功能逐渐减退,膳食的合理搭配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工作人员对老人的一日三餐制定了膳食营养方案,科学安排适合老年人特点的饮食,不断变换口味,每日饭菜都有肉,尽量不重样,力争色香味俱佳。遇上老人身体不舒服时,食堂还会为他们单独开小灶,尽量让老人吃得舒心。“每天买菜,都要先征求老人意见,再由总务统一采购,尽量让每一个老人满意。”张声新坦言,为了便于征求老人意见,还专门成立了院民代表委员会,协助工作人员开展工作。2013年,宁化医院志愿者到光荣院开展慰问活动,一名老人因一时糊涂,错拿了另一名老人的慰问品,二人因此发生矛盾,在院民代表和工作人员的调解下,事情很快得到解决,二位老人握手言欢。

 

     给老人过生日已经成为光荣院一项雷打不动的制度。在光荣院一楼餐厅门口,长年张贴着一张名单表,上面详细地记录着每一位老人的出生日期。每逢老人过生日,院里从领导到工作人员全都出动,大家一起到食堂聚宴,一起吃生日蛋糕,共同为老人送去美好的祝福。遇到老人过世,食堂也会多添几个菜,大家聚在一起,表达一份哀思与怀念。“食堂饭菜很不错,适合老人胃口,吃饭从不限量,口味不好时,想自己弄点私菜也方便,用零花钱去买,只管拿到厨房加工,全免费。”谈起吃饭问题,83岁的罗广荣十分欣慰和激动,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赖全平】 【责任编辑:茜茜】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