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宁静闲逸宁化游

2014
03/18
08:01
三明日报


资料图片

 

    宁化县位于闽赣边界中部,武夷山东麓,是有着128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县”。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宁化与外界的时空距离已经越来越近。无论是福州、厦门、南昌,还是北京、上海、广州都有高速公路直达宁化。而宁化的宁静与闲逸,恰可以让您的快乐与放松,在客家的历史时空中、在宁化的青山绿水间自由飞翔……


    寻根客家的人文之旅

 

    自西晋永嘉之乱,中原汉族大举南迁。宁化,这片美丽而深情的土地,以海纳百川的恢宏气度,接纳和庇护了这些客家先民们。汉族优秀民系客家民系在这里孕育,客家精神在这里铸就,客家文化在这里形成,宁化成为世界上亿客家人公认的总祖地。

 

    漫步石壁客家祖地,客家历史文化的厚重与深远无处不在。客家英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将军的亲笔题书的“客家祖地”牌坊,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亲笔题书的“客家公祠”,庄严肃穆的祭祀广场大殿中央矗立着一座“客家始祖神坛”,6个雄浑大字出自于祖籍宁化的现代文豪郭沫若的手迹,与寻根路、溯源桥、葛藤墙共同构成了供奉着213个姓氏始祖的总家庙,树起了一座客家血脉丰碑。一年一度的“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为全球客家人奉献了一个激活千年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一座追根朔源慎终追远的血脉桥梁,一个崇本报恩的精神平台。迄今已有世界各地40余万客家后裔,来到这里寻根谒祖、观光旅游。他们阅族谱、查史料,献祭品、行古礼、升祭旗、发倡议,追寻家族繁衍的永恒血脉,缅怀列祖列宗的创业艰辛,表达爱国爱乡的拳拳之心。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蕴养辈出的客家名流。清代“诗书画三绝”、“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清初著名方志家李世熊,宋代大书法家郑文宝……典就了底蕴深厚的璀璨人文。宁化仍然保存着宁化客家祭祖习俗、木活字、玉扣纸制作工艺等一大批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傩、祁剧、牌子锣鼓、回回舞等各种各样的民俗表演更让人目不暇接,引游人流连忘返。

 

    轻松自然的田园之旅

 

    武夷山脉崇山峻岭呵护着远离战乱的世外桃源,开阔肥沃的盆地使宁化富饶而美丽。莽莽翠绿之中,闽江、赣江、汀江在此发源,亿万年的沧桑巨变造就出山清、水秀、石奇、洞幽的优美画卷。

 

    远处,是耸立于大山深处古朴土楼的百年沧桑;耳畔,是流转在溪流之上古老水车的轻声呢喃。高山之巅,东华古寺钟声悠扬;密林之中,杉木王群风姿绰约。泛筏于蛟龙溪上,嬉水于瀑布之下,徜徉于蛟湖之畔,漫步于林荫之间,捏一只陶碗,拾几颗野菜,摘几枚野果,仿佛穿越时空与黄慎共赏湖光山色。在夕阳余晖中,袅袅炊烟里,洗完了森林浴,再泡个温泉澡,都市生活的喧嚣与疲惫将烟消云散。闲来无事,一杯清茶,几位亲友,沐浴着习习清风,围坐夜话,清凉心境油然而生。

 

    独具客家风情的美味佳肴当然也不能放过:秋冬有烧卖、老鼠干,春夏有韭菜包,春爽秋凉的季节还有号称客家第一大菜的生鱼片。擂茶、米茶、大卷、松丸子等特色小吃和享誉海内外的宁化早茶也将带给您不一般的享受,而河龙贡米、延祥贡茶、淮土茶油、薏米、酒娘、红菇、笋干……那些曾养育了客家先民们的各式山珍,一定会让您赞不绝口。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戴长柏】 【责任编辑:茜茜】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