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华:公路“玫瑰”静悄悄地开
2014
01/18
15:19
本网综合
林华,45岁,宁化公路分局城郊乡肩头岭公路站站长,宁化第二届道德模范。自1999年起到2012年,林华连续14年被宁化公路分局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多次被市公路局授予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称号。
倾心修路
1988年,林华成为一名养路工人,开始了公路养护生涯,她辗转宁化渔钦、石板桥、中沙、安乐、肩头岭等公路站,以公路为家,与扫帚、铁锹为伍,一干就是25年。
刚参加工作时,因业务不熟,林华虚心好学,向同事、工程技术人员虚心请教,积极查找资料,琢磨解决遇到的问题,她勤奋好学,顺利考取了高级工岗位证书和驾驶证。
2010年以来,为打造“绿色长廊和谐公路”绿化推进工程,林华以身作则,领着工友主动放弃了休息日,圆满完成“绿色通道”建设41公里,在绿化美化管养责任路段公路道路两旁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实现了专养公路“畅、安、舒、美”的完美结合。林华负责的路段连年好路率均在100%,受到上级公路交通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
2012年元月25日,受南支槽东移和冷式切变的影响,宁化境内气温骤降,傍晚时分下起了雨夹雪,省道S205线安远墩和、河龙上伊、下伊、沙坪垭口等高海拔路段出现冰冻灾害。此时正值春运,面对恶劣天气,林华迅速组织工友,开着站班运输车,带上工业盐,叫上铲车、挖掘机,从省道S205线沙坪一路往永建、安远方向撒盐融冰,除冰抢通。到26日凌晨3时,被困车辆终于得以顺畅通行。
“只要公路能够畅通,大家不被堵在路上,我们累点苦些实在算不了什么。”面对司机和乘客们的衷心感谢,尽管冻得双手通红浑身直打哆嗦,林华心里还是感到无比温暖和幸福。
愧对家人
林华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工作的关系,林华常常不能回家,但丈夫从无怨言,总是默默地支持她。2011年年初迎国检期间,母亲生病住院,儿子也高烧不退,林华依然整天奔走在公路上,不曾陪伴在母亲和儿子身边,一向温和的丈夫终于忍无可忍地生气了。
“我是公路人又任站长,现在正是迎国检的关键阶段,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干活,我能临阵脱逃吗?”面对丈夫的责备,林华在电话里坚决而又充满愧疚地说,“老公,让我再好好地干几年,等退休后我一定好好报答你们。”多朴实的话语啊,说得硬汉子丈夫也流下了热泪。
林华的夫家是宁化水茜棠地,夫家只有年迈的公公和一个未成家的小叔子住在一起,这让她很是放心不下。1993年,林华在中沙道班上班期间,常在周六下班后骑2个多小时自行车去看望他们,直至现在,她仍旧隔三差五地带着礼物下去。有一次,公公生病了,迷迷糊糊中把大小便全拉在裤子里,林华毫不嫌弃,立马生火烧水,帮公公洗澡,并摸黑跑到村里请来医生。“爸,这是儿媳妇应该做的,媳妇就是你女儿啊。”事后,公公拉着她的手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林华只是一个劲地微笑。
“她是一位十分务实、富有爱心的人,是敬业奉献的模范,如果套用一句歌词‘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的话,她就是咱公路上的铿锵‘玫瑰’,默默奉献,悄然绽放。”谈起林华,宁化公路分局一位负责人禁不住树起大拇指,赞叹有加。(赖全平)
乐于助人
作为站长,林华十分关心工友,总是将轻的活安排给体弱的工友,把最累、最脏的活留给自己。2010年7月,宁化公路分局一位新上岗的大学毕业生到安乐乡检查工作时突然晕倒,林华二话不说就把他送到乡卫生院,帮他挂号、缴费、拿药、挂瓶,并整夜守在他身边,直到他康复出院。事后,对方很是过意不去,提了点土特产执意让林华收下,被她婉言谢绝。
2010年8月,林华和工友们正在路上作业,突然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人昏倒在路边,气息奄奄,情况万分危急,行人都不敢贸然上前,甚至绕道而行。林华见状,赶紧拨通医院的急救电话,二话没说就将老人抱到车上,向医院赶去,并为老人垫付了住院费。林华的一个邻居生活十分困难,靠打工维持生活,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尽管丈夫下岗后靠踩三轮车谋生,孩子正念大学,家中老人急需照顾,自家经济也是捉襟见肘,但她还是尽力帮助他、资助他。
“她很有爱心,十分热心,做好事不为名不为利,全发自内心。不管认识不认识,遇到别人有困难,她总想帮上一把。每次参加捐款活动,她总是最积极。”面对别人的赞誉,林华的同事张女士对此作了最好的解释。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chujiu】
- 上一篇:东方红早茶厅:二十年如一日的客家美食名片[ 01-18 ]
- 下一篇:担当者行动走进宁化4校 捐建76个图书角[ 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