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福香,13年捐资4万多元助学
默默助学13年
献一次爱心容易,但让这份爱心坚持10多年并不容易。
早在1999年8月,23岁的张福香调到曹坊邮政支局工作时,偶然的机会,她看到《福建日报》报道宁德某肖姓农妇,夫死己病,几个孩子生活无着落,上不起学,向社会求助,她便有了资助的念头。虽然当时工资才三、四百元,但她毅然决定给宁德那肖姓农妇寄去了200元,支持她孩子上学读书。
13年前一次随意的善举,让张福香一发不可收。2001年8月,她调到石壁邮政支局当支局长,她把这助学的热情带到了宁化二中,她主动与校方联系,要求每年资助宁化二中2到3名初中生,每人每学期500元至初中学业。2005年8月,她调回宁化城关工作,但她资助宁化二中贫困学生的行动从未中断。
“尊敬的张阿姨:......非常感谢您无私的帮助,您让我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您对下一代的关爱。您就像甘露一般滋润了我的心,使我对学习更加充满了信心,给了我一份鼓励,让我在学习上更有冲劲......”受资助的原宁化二中初三(2)学生张榆珠写信给张福香表示“感谢”,让张福香很“感动”。
2009年7月,宁化二中老师张晓榕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第一中学支教回来,带回了一张宁夏支教期间在学生家家访时所拍摄的录像光盘,张福香观看后,内心非常震撼,当场落泪。宁夏学生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苦楚让她几天都睡不着,她觉得宁夏与宁化的学生生活“天差地别”。心动不如行动,在张老师的帮助下,她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第一中学团委取得联系,决定每学期资助该校二至三千元钱,由学校选择最贫困的2到3名学生,给予每人每学期1000元资助。罗忠明同学现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第一中学高二(1)班的学生,从初一开始,张福香就开始资助他。
“也不记得资助过多少学生了,这是我个人行为,记那么多干嘛。”从1999年起,从每年一两千元,到2009年每年六千来元,算起来也有四万多元了。为了使自己的资助行为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张福香对自己很抠门,一部用了5年多价值才200多元的手机屏幕刮花了都不舍得换。

- 上一篇:宁化70余世客会青年志愿者完成培训[ 11-14 ]
- 下一篇:市卫生局来宁检查世客会餐饮住宿准备工作[ 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