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尖下的精彩
笔尖下的教学
17年来,赖全平一直扎根山区教育一线,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赖全平立足山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大胆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特别是在作文教学方面颇具特色,成绩突出。“毕竟不是专业作家,只会自己埋头写,写得再多再好也会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赖全平打开厚厚的几捆荣誉证书,笑着打趣道,“写作也得后继有人,得好好地将写作技巧传授给学生才是正道。”赖全平捋了捋小平头,眯眯笑。
当谈到山里的孩子见识面窄、作文水平低的一贯现状,缘何会想起组建文学社时,朴实的赖全平又笑了。他说,2006年暑假帮姐夫的儿子辅导征文,竟意外地获得第二届全国“爱的教育——中国孩子情感日记”征文特等奖,捧回奖金5000元,这无异于在当地掷下了一枚重磅炸弹,整个山村沸腾了,这也便成了他教学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赖全平开始积极探索山区作文教学,悉心辅导学生写作,并在全国多家教育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影响颇大。根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赖全平紧扣教材,尝试着将作文教学的整体目标分解开来,由片段到篇章,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构建出一个互相联系、层次清楚、系统完整的作文梯度训练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作文兴趣和读写能力。
请看赖全平辅导学生的一组获奖记录——
2007年:吴朝兴《漂逝的老花镜》获三明市教育局主办的“世界爱眼日”征文二等奖;张美凤《爷爷的小树林》获“富士施乐杯”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环保征文二等奖(奖金1000元);谢凤珠《又到中秋月圆时》获第二届“冰心作文奖”……
2008年:陈秀云《小蜜蜂进城》获首届“乾友杯”全国校园童话寓言大赛二等奖,《古祠新貌》获福建省教育厅“感受新变化,永远跟党走”征文三等奖,《流浪的小鸟有了家》获“富士施乐杯”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学生环保征文三等奖;黄丽梅的《青平村的沼气化生活》获“富士施乐杯”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学生环保征文三等奖……
2009年:徐恺《在希望的田野上》获中国教育报“我爱我师”全国征文一等奖(奖电动单车一辆);曾琳《山韵》获第十二届“雨花奖”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二等奖;曾丽丽《归途》获“文心雕龙杯”第二届全国新课标写作才艺大赛三等奖;刘贤友《母爱》获第七届春雨杯全国课堂作文大赛一等奖……
2010年:刘贤友《家乡的山神庙》获上海“青莲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吴钱涌《秘密》获第八届“春雨杯”全国中小学生课堂作文大奖赛二等奖;黄丽梅《青平村的沼气化生活》获第二届福建省“水保杯”中小学生作品竞赛三等奖,《一位初中女生的真情告白》获首届全国青少年丁玲文学奖……
2011年至今:吴泽海《红旗飘飘亮我心》获福建省纪念建党90周年征文二等奖(初中组),《在辍学的日子里》获上海《少年文艺》“好孩子”“我炫我成长”全国征文二等奖(1000元);吴可强《带着奶奶的佛珠上夜学》获首届“韬奋杯”全国中小学创意作文大赛三等奖;王子佩《难忘那双眼睛》获上海《少年文艺》“兴中杯”全国中小学征文大赛一等奖……
近年来,在赖全平的精心辅导下,他的学生有百余篇习作分别在《三明日报》、《快乐语文》、《初中生优秀作文》、《中学生优秀作文》等报刊杂志发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促进了教学的良性发展。正因如此,赖全平在庆祝建国60周年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最佳指挥奖、在深圳“第十一届读书月”中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赖老师平易近人,志趣高雅,一直是我最敬重最难忘的老师。”一提起赖全平,他当年的学生、已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现就职于南方证券公司的陈文同学就感慨有加,“如果没有当年扎实的语文基础,很难想象我会有今天的精彩。”每次返乡,陈文同学都会去拜访赖全平,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干一行,爱一行,我不求做得最好,但求问心无愧!”面对鲜花与掌声,赖全平总是这样意味深长道。多年来,赖全平的教学成绩和文学创作都喜获丰收,桃李满天下,名声在外的赖全平也曾有过多次进城的机会,无奈他舍弃不下山里的孩子,舍弃不了三尺讲坛,一次次与机遇擦肩而过,一如既往地做着作家型语文教师的美梦,坚守着莽莽榛榛的大山,忙碌而充实。
“教学是本职,创作是爱好,学习是动力,获奖是压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赖全平总是谦逊一笑,站在新的起点上,他心中正绘起一幅更新更美的教学蓝图。 (本报记者 李芳春)

- 上一篇:曹坊乡80余村两委干部参加试用期转正考试[ 09-14 ]
- 下一篇:TCL集团向宁化低保户发放160万扶贫惠农卡[ 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