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安远:农民工返乡养鱼奔“钱”程

2012
08/20
07:14
宁化县新闻中心

    8月17日早上5点,刘贤发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宁化县安远乡伍坊村墩和组百亩连片鱼塘边上。入夏以来,每天凌晨1点至2点、5点到6点,刘贤发都要花上一小时巡塘,巡塘时根据鱼的活动情况适时地增氧。

    今年31岁的刘贤发是安远乡洪围村人,2007年与相识两年的妻子曾桂连结婚,2012年2月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5月主动落实上环节育措施, 6月被评为诚信计生示范户和计划生育家庭示范户。

    协会当红娘 促成百亩养殖开发

    当兵退伍后,刘贤发就在沿海务工,还做点服装生意。“在外面打工生活,始终帮别人干,赚了钱花在外面,都不能为家乡做什么贡献。”在外打工多年,刘贤发脑子里总是这样认为。“沿海淡水养殖条件差,淡水养殖基本在我们内陆这片,他们都是去内陆省份或者地区调淡水鱼来卖。”经过8年打拼,掘到第一桶金的他,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做起淡水鱼养殖。

    “2010年下半年,当时他回乡想看看有什么合适的发展项目,找到了乡里,刚好碰到我。”安远乡党委分管计生副书记廖善德回忆当时的情景,“他当时和我们讨论养鱼可行性,而在我挂包的伍坊村正好有个200亩的闲置养鳗场,我们就帮他联系租下了场地,2010年下半年,他就在伍坊村建起管理房,做起淡水鱼养殖。”

    为了帮忙刘贤发做好淡水养殖的事,乡计生协会帮忙联系组织他到连城、南平、漳州和江西石城等养殖发达地区学习养鱼知识外,还帮他报名送到市水产养殖培训班培训。此外,乡里还专门安排畜牧水产站站长挂点进行技术指导,邀请市县专家来乡进行现场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刘贤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饲养、消毒、日常管理等核心技术的一整套养鱼知识。2011年,乡计生协会还联系水产部门,为刘贤发争取了16万元标准化鱼塘改造资金。现在,刘贤发一期投资65万元,开发的120亩四大家鱼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张丽勍 廖建闽】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