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微镜下为客家人寻根
孙朝辉(左一)在第十六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上与省市县客联会相关负责人启动客家基因图谱彩球
核心提示
漱口、刮拭口腔、放入药棉……最近,在第十六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期间,数十位来宾做着相同的动作。“‘刷刷牙’,过几个月就可以知道祖宗来自哪里了。”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嘉宾开心地说。
“刷刷牙”,其实是12月2日在宁化启动的客家人基因族谱项目采集人体基因的一个环节。这天,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研究员、客家人基因族谱项目负责人孙朝辉和省、市、县客联会相关负责人共同启动了项目彩球。今后,客家人将可通过基因寻根,追溯祖先的足迹。
“不念生物学,我会遗憾一辈子”
35岁的孙朝辉是宁化人。父亲孙荣祉曾当过驾驶员、公司管理人员,母亲范梅林是护士。
小时候,孙朝辉对一些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常把一些植物、动物标本搬回家独自琢磨。父亲给他买了《十万个为什么》,订阅了《少年科学画报》等报刊。“这孩子兴趣广泛,喜欢看书。”孙荣祉回忆说。
孙朝辉小时住在医院宿舍。因为母亲职业的关系,他经常听到病人去世的事,触动很大。他从书上了解到生物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疾病的机理,找到治疗方法,于是立志长大后要做些事来帮助病人。
1992年,孙朝辉高中毕业。在高考志愿表上,他填上了复旦大学生物物理学,但父母都反对。孙荣祉认为,家里经济状况不大好,不如学金融,今后可以帮助家庭改善经济。孙荣祉叫来亲友和老师做工作,都没做通。“朝辉脾气犟,他说如果不念生物,会遗憾一辈子。”母亲范梅林说。
当年,孙朝辉如愿考上复旦大学。后来,又考取了遗传学硕士研究生。2000年,出于对生物学的热爱,他到了美国一边学习,一边搞研究。孙朝辉去美国前一天,孙荣祉特地送他一幅中国地图,叮嘱他不要忘记家乡,在当时被传为佳话。

- 上一篇:宁化法院多举措促进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 12-23 ]
- 下一篇:济村乡:种下桂花树,美化新农村[ 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