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畲乡巨变”④:拳拳爱心洒畲乡

2010
10/22
07:00
宁化县新闻中心

 

畲乡人民与帮扶单位一起,修筑了条条竹山路

    巧妇有米好成炊

    傍晚,霞光与翠竹相映,格外美丽。光亮村高岭组农民曾绍忠从地里回到家中,拎开水龙头洗了一把脸,格外舒爽。“现在方便了。5年前不行,这个季节,我还要从田埂路上走上一里多路挑水呢。”年近60的老曾说。

    2004年,三明市民政局下派肖嗣标到光亮村驻村任第一书记。他最想要做的几件事中,其中之一是筹资给福茶、高岭两组安装自来水。“这里一年有三个多月的枯水季节,喝水要靠双肩挑,而在家的又多是老人小孩。不解决,心里不安。”

    经济发展固然是第一位,民生也绝不能放一边。这是所有帮扶单位的共识。于是,改善民生的行动在每个乡村展开:福建省烟草公司,完成上坪埔自来水工程;市统计局帮扶资金2.5万千元,完成案湖组23户自来水工程。市水利局,帮扶资金4万元,完成下坪埔及佐坑65户通自来水工程;市财政局为下坪村修建三处自来水,还修建村卫生所、农家书屋综合楼等;宁化县组织部筹资22万元整改邓屋村自来水和下水道……

    初步统计,10年来,省市县单位共帮扶建设民生工程近40个,项目包括自来水、卫生所、村容村貌、体育运动设施、农家书屋、学校教育等,关乎畲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帮扶金额超过600万元。

    值得一说的,还有各部门、单位对畲乡教育事业的扶持。

    “民族学校能发展成县里农村学校的佼佼者,离不开民族政策,离不开帮扶。”在治平念完初中,师范毕业后又回到这里任教多年的曾钦正老师如是说。

    2002年投资50万元,建成小学教学楼,香港林龙安先生资助20万元;04年投资110万元,建成学生宿舍楼,厦门海沧区教育局对口帮扶20万元;08年,投资220万元,新建食宿综合楼,省交通厅捐赠80万元……10年来,省民宗厅、省交通厅、厦门海沧区等挂钩帮扶单位和领导,先后为该校争取对口教育资金、物质扶持400余万元。

    几年来,该校接受贫困生资助款达18余万元,累计受助学生达650多人次,无一人因贫失学。而资助贫困生的人群里,有原三明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庄奕贤,有市经贸委挂村书记郑土清,省农业厅的多名结对干部……

    “牵住一个龙头,做大做强两翼。这‘翼’,就是基础设施,就是民生,就是教育。”伍秉曲说。

    巧妇有米好成炊。正是各帮扶单位的拳拳爱心,给当地党委政府的发展计划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米”,促成了畲乡民生事业的蒸蒸日上。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俞祥波】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