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中央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下曹古村:谁来擦亮这颗客家明珠?

2010
05/19
08:32
三明日报

 

古民居全景

●本报宁化记者站 张瑞兰 俞祥波 刘才恒 文/

 

20立方木头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全族92个男丁,每个男丁出300元钱,用作修缮公厅的费用。”59,家住宁化县曹坊乡下曹村的曹广发,召集族里乡亲开会,商讨族里“安俊公厅厦”的修缮问题。

 

下曹村位于省道富下线495公里地段旁,距宁化县城约40公里。据《曹氏族谱》记载,下曹村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即公元1275年),距今已有735年。清朝光绪五年,这里出过“皇封正四品”官员。清嘉庆十二年后,清代书法家伊秉绶曾在此修过族谱,办过学堂,留下了不少的墨宝真迹。村中共有古民居45座,大多建于明末清初,建筑时间长的约有四五百年,最短的也有二百多年。目前,该村正在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45座明清古宅岌岌可危★

 

走进下曹村,巍峨的大门楼,精雕细镂的门窗,参差有序的马头墙,仿佛让人误入时光隧道,回到百余年前的清朝村落。

 

村书记曹春福介绍说,村中古民居群重新引起人们关注,这要感谢下派支书陈昌和。20078月,县公路局干部陈昌和来到下曹任第一支书。他对村中一大片的古民居产生了兴趣。通过查阅族谱、走访老人,他了解到,这些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所建。他把这一发现写成报告,很快引起文化部门的重视,于是,曾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下曹古民居,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

 

下曹古村真的很有看头——安俊公厅厦内保存有大量的红军宣传标语,古民居的牌匾屏风中不时出现黄慎、伊秉绶真迹,伊秉绶墓距村不到2公里……

 

2008年至2009年,省博物院专家楼建龙等两次应宁化县邀请,到村里考察。他们给村中45座古民居、4座石板古桥、1口古井、1座古寺建立了详细的“户口”。专家们一致认为,下曹古民居的“九井十八厅”独具特色,每座房子的照壁上都有名人字画,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杨岗公祠”和“敬湖公祠”至今还完好保存着我省罕见的清代室内古戏台。下曹古民居是宁化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古民居标本,是福建传统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已具备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报批条件,同时也具备作为古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条件。

 

“我们已经迟了一步!”曹春福痛心地说,之前村民们并未认识这些老房子的价值。前几年,村里建新农村,“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古民居附近一下子盖起很多钢筋水泥房,一些村民还拆了老祖屋,在原地基上重新盖新房。目前,45座老宅子仅有5座还住人,多数沦为关鸡养鸭、堆放杂草的“仓库”。

 

2008年,村里痛下决心,在村外公路旁另辟一块地,低价优惠给村民建新房,现在,已经有100多户人在那里盖起新房。只有原来盖好的小洋楼,仍然杂在老式宅院里,显得很不协调。随着岁月剥蚀,古宅有的墙体倾斜,产生裂缝;有的屋顶损毁、漏雨;有的古屋虫蛀严重,濒临倒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张瑞兰 俞祥波 刘才恒】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