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看压力下福建经济发展如何“逆袭”:经山历海“只等闲”迎难而上振精神

2021
07/26
15:56
东南网

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外贸大省。去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福建省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引方向。


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八闽大地采访发现,福建省以顽强奋斗应对种种不利因素,打出扶持政策“组合拳”,抢抓“双循环”机遇,区域均衡发展不断推进,经济运行呈现新动能加速聚集、新活力快速释放的生动局面。


新形势催生新发展:“双循环”中觅良机


走进安踏体育位于厦门同安的智能工厂,只见机器全速运转,一派生产火热的场景。“无论是基础款的衣服,还是需要数百道工序的羽绒服,一条生产线全搞定。”工厂的生产负责人李金胜说,疫情让人们更加看重健康,而生产智能化让安踏效率大幅提高。上半年,安踏、FILA等品牌产品零售额均大幅增长。


安踏的强劲增势,是福建稳住实体经济基本盘,抢抓疫情新机遇,实现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缩影。


受疫情影响,去年福建以泉州为代表的外贸大市,出口降幅一度排全国前列。今年上半年,叠加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国际货运价格攀升等因素,福建外贸发展再迎重压。


压力之下,政府靶向谋划纾困政策,企业迎难而上积极融入“双循环”格局。


“早在5月份,政府就指导我们做好出口信保工作,应对汇率上升风险。”厦门保沣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刚说,这给企业发展吃了“定心丸”。


作为服务商贸领域的重点项目,去年底至今,泉州晋江国际鞋纺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共完成近两万票,出口货值100多亿元,有力地帮助企业加快“买全国卖全球”。


“以往转关出口多次装卸,耗时长、成本高,通过市场采购贸易大大降低各种成本和外贸门槛。”晋江策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郭慰红说,这一新模式,使中小企业商户也能轻松“卖全球”。


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拓宽“双循环”之路,是福建企业逆势保持稳健发展的“秘诀”。


“疫情以来,公司进行了‘线上+线下’模式重构,一方面通过全渠道直播的线上销售渠道加速拓展市场,另一方面升级线下消费体验、发力三四线城市,同时积极开拓新西兰、阿根廷等海外新兴市场。”运动品牌361°集团销售负责人说。


开放的福建在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收获成果。数据显示,上半年,福建实现外贸进出口8599.6亿元,同比增长39.1%,连续13个月正增长。


新布局取得新突破:山海偕行让区域发展更均衡


“以前都在田里收稻子、种地瓜,收入微薄。”长汀县大埔村农民巫二秀忆苦思甜,现在他住进了新盖的小洋房,并在家门口的纺织服装公司上班,一个月工资5000多元。


晋江市,福建县域经济领头羊,“海丝”开放前沿;长汀县,革命老区中央苏区,深居大山腹地。自从两地被确定为山海协作对象以来,大批晋江企业到长汀产业帮扶,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福建山海兼具,地区资源禀赋差异大。瞄准山区与沿海发展不平衡的短板,福建持续大念“山海经”,实施山海协作的区域发展战略,有力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和老区苏区振兴。


“山海协作,把‘山’这边的资源、劳动力、生态等优势与‘海’那边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协同发展之路。”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对口协作处处长陈道清说。


为从更高层面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福建又提出以福州都市圈建设和厦漳泉都市圈一体化为引擎,带动闽东北和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加快发展。记者采访发现,从基础设施联通、产业配套协作、公共资源共享和生态保护协同等方面,两个协同发展区正展开深度融合。


在厦漳泉都市圈,厦门和泉州共建厦泉(安溪)经济合作区,形成湖里园、思明园两大园区,厦门和漳州共建厦漳经济合作区等园区,推动产业联动和跨区域合作。


在九牧卫浴位于泉州南安的智慧工厂里,5G+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施釉、成型、包装等马桶制造全流程。九牧集团总经理林孝山说,公司在厦门成立了全球运营中心、研发创新中心,而将制造工厂设在泉州各地。“这样既能发挥厦门的城市品牌和科研优势,又能享受泉州的制造业配套优势。”


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福州滨海新城,网龙网络公司全球最大的数字教育资源生产基地正在建设。目前,网龙的教育版图已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过1亿。


“疫情期间,各国纷纷将传统课堂搬到线上。”网龙CEO熊立说,网龙正凭借智慧教育云平台等拳头产品,将“数字教育的中国方案”推广全球。


作为“数字中国”发源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正立足自身特色优势,谋划做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和绿色经济“三篇文章”,加快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打造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福州市借助“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金字招牌,先后签约300多个数字经济项目,引进百度、京东等一批龙头企业,推动华为、腾讯、字节跳动等在福州建设区域总部。当前福州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600多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5%,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引擎”。


“‘数字福建’建设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福建省数字办主任陈荣辉表示,通过全力打造“数字应用第一省”,到2022年,福建数字经济增加值将达2.6万亿元以上,GDP占比达50%以上。


深挖“蓝色”“绿色”资源,让福建的海洋、生态优势更加得到彰显。


6月25日,艾尔姆风能福建工厂在福清江阴的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正式投产。不久的将来,全球领先的107米长叶片将在产业园量产并销往世界各地。“我们将持续完善和开发技术领先的超长海上风电叶片,以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三峡福建能投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福建已形成风力发电机、风机结构件、风机总装、叶片生产的全产业链生产格局,实现海上风电高端核心装备全部本地造。在福建的建设计划中,未来3年将有320多项、总投资近万亿元的海洋经济项目落地。


在福建采访,记者也不断感受到“两山”转化的创新路径。


今年5月份,全国首批林业碳票在三明市签发,并达成收储协议和首单林业碳票授信贷款协议。福建金森碳汇科技有限公司收储了当地常口村等三个主体碳减排量18294吨,并向兴业银行质押授信贷款额度500万元。


“村里一棵树没砍,但卖出了14万多元。”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说,这实现了企业、村民、生态环境等多赢局面。


当前,福建正依托“绿色”优势,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打造绿色产业基地,持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清洁能源、储能产业、林业碳汇等新兴产业,奏响福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动人乐章。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任振宇】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