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做好茶文章 致富奔小康
作为中国美人茶核心产区,大田县以科技、品牌、三产融合为茶产业赋能
做好茶文章 致富奔小康
东南网5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徐文锦 通讯员 郑宗栖)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初夏时节,大田县迎来了美人茶开采季。大田县位于闽中山区,是中国美人茶核心产区,当地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事茶产业。眼下,大田县全力推动“数字茶园工程”,打造“大田美人茶”区域公用品牌。同时,以精深加工、休闲观光为代表的茶旅融合新业态,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途径。
科技兴茶增品质
傍晚,在大田吴山镇美人茶品种园,轻轻抖动茶树,便有细小的绿色虫子飞舞。
“正是这种小绿叶蝉让大田美人茶有了独特的果香蜜味。”大田县敬天茶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春梅摘下一片茶叶举向天空,向记者解释道,被小绿叶蝉叮咬吸食后,茶叶中芽梢醇类物质增加,形成果香蜜韵,这是美人茶与其他茶类的最大区别。
作为大田县的科技特派员和大田县美人茶研究所所长,陈春梅一直在探索如何科学高效种植美人茶,帮助当地茶农增收。2019年起,陈春梅开始进行茶树品种选育、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工艺等相关技术研究。她摸索出春季茶园不作修剪,实现错峰冒芽的茶园管理模式,这些试验目前进入验证阶段,若成功,将向茶农全面推广。
近年来,大田县聘请选派多位科技特派员,并与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对接合作,加强对美人茶生产、加工、仓储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提升茶叶品质。2019年,大田县茶叶学会还牵头起草制订国内首个“美人茶”系列团体标准,规范加工技术、优化产品结构。
15日,大田县正式启动“数字茶园工程”,用数字技术助推美人茶科学种植生产。“十四五”期间,大田县拟投资1000万元,利用物联网手段,赋能茶园土壤检测、病虫害监测、自动施肥、茶叶加工制作等,实现一组数据科学培肥、一部手机遥控制茶、一张身份证全程追溯。
“下半年,我们将在茶园和茶厂陆续布设在线环境监测系统,对茶园空气温湿度、光照、土壤、虫情等生长环境和茶叶制作生产环境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为茶园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作为大田建设数字茶园的领头企业之一,大方广茶业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品牌强茶壮优势
1995年,第一家台资茶企落户大田,引进东方美人茶制茶工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田已成为国内面积最大的美人茶生产基地。
“虽然美人茶属于小众茶,但十几年的积累让美人茶打响了名气。”福建省江山美人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志忠说,公司茶叶主要销往北京和上海,同时出口至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
如何让美人茶的香气飘得更远?大田的回答是质量兴茶、品牌强茶。去年,三明市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支持大田美人茶发展”。同年,《三明生态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以大田县为重点发展美人茶,创建大田美人茶公用品牌。大田县也出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大力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战略,推动质量兴茶、品牌强茶。
有了品牌,茶农底气更足。过去,当地茶农习惯“各自为战”,导致茶园规模小,质量和价格参差不齐,市场议价能力低。如今有了品牌族群,茶农们抱团合作,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加工毛茶1.37万吨,涉茶人员近10万人,全产业链产值达35亿元。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建设电商平台和多个物流服务网点,同时开展‘普及+技能+创业’多层次电商培训,促进茶产品产销对接。据统计,目前近一半的美人茶都在线上完成销售。”大田县县长林金龙说。
茶旅融合助增收
走进屏山乡大仙峰·茶美人景区,远处,茶山轮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近处,古朴木屋掩映在树影之间。
“到了制茶季,处处是茶香,还能呼吸好空气。”来自湖南的林女士特意来此体验茶乡慢生活。
“曾经的屏山乡又穷又偏僻,茶山虽美但缺少特色。”这是福建茶天下度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文盘对这里的初印象。
于是,吴文盘在原有600亩茶园的基础上,陆续投资建起木屋民宿、茶园栈道及观景亭、茶家大院和茶家乐体验区,逐渐形成融茶叶种植、茶事体验、休闲度假、研学康养等功能为一体的大仙峰·茶美人景区。“五一”小长假期间,景区每日接待游客近1万人次,5天收入达70多万元。
茶旅融合,助力百姓增收。屏山乡党委书记林生长说,去年来,该景区共接待游客约25万人次,旅游接待收入达1600万元。此外,还通过租用土地、入股、雇工等方式,带动周边1000多名群众实现就业,人均增收5万元。
目前,大田县推进国家茶叶公园建设,打造大仙峰·茶美人4A级茶叶主题景区、广平五龙山等3A级涉茶景区4个。“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做好茶文章,用产业托起乡村振兴的一片天。”林金龙说。
- 上一篇:1—4月福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8%[ 05-21 ]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