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他为何发出“救救国菜”的疾呼

2019
03/29
09:45
新浪新闻

  怀念优美的老北京大翻勺姿势

  其实,传统逐渐消失的又何止北京烤鸭?对今天的北京人来说,“老北京的那个味儿”已成神话,太多记忆,正被现实篡改得面目全非,只剩下传说在阵阵遗憾声中,渐行渐远。

  说到北京菜,艾老很动感情地提到了北京著名的文玩大家王世襄先生。王老是旧京最后一位“美食元老”,真正的京城玩家,也是艾老的朋友,他曾经给“北京菜”定义:北京菜由地方菜、风味小吃、清真菜、宫廷菜、官府菜融合而成,融合了汉、蒙、满、回等民族的烹饪技艺,纳入山东风味,并继承了明清宫廷菜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的特殊风味。形成了荟萃百家、兼收并蓄、格调高雅、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北京菜”。

  艾老表示,今天北京菜不对味儿了,这不奇怪,因为传统变得太多了。就拿炒勺来说,现在和过去就不一样,过去是用一块铁板手工敲出来的,比较厚,老北京大翻勺姿势相当优美,如今很难见到。

  好多人奇怪,现在烧饼上的芝麻怎么总掉?艾老解释,其实很简单,工艺不对。现在都是刷酱油水或糖水蘸芝麻,而过去烧饼做好后,先用毛刷抽,在表面抽出毛来,这叫“抽茸”,蘸完芝麻后,要倒过来再碾压一下,把抽起来的茸压平,这样就把芝麻锁牢了。今天芝麻多是生脱皮,过去是炒熟后脱皮,更香一些,此外芝麻品种也变了,味道淡了。

  一边聊着,艾老一边从书架上翻出小瓶子,里面是几粒指甲盖大的蘑菇,开瓶时,满室异香。“这才叫口蘑。一说口蘑,都说吃过见过,可那是真的吗?”真正的口蘑,在内蒙古出产,要在雨后找,在它即将拱出头时挖,一旦长出地面,香味立散,这和花茶只用花苞是一个道理,花开了,就不值钱了。老北京带卤的菜,都讲究用真口蘑,这才有“南菇北蘑”之说,这点真味没了,你能说你吃的是北京味?

  而失传的北京菜就更多了,比如早年清真饭庄三绝(炮、烤、涮)之一的葱炮羊肉,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个“炮”念“爆”,是北京独有的风味。炮羊肉是一块铁板,砸成凹形,叫“凹子”,放在桶子火上,烧成滚烫,然后洒几滴凉水,顿时发出爆声,然后迅速放上羊肉、葱等,快速炮熟,过去清真馆门口都会现场炮羊肉。如今,“葱爆羊肉”比较普及,但真正的葱炮羊肉反而知道的不多了。

  为了挽救失传的北京菜,艾老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搜集传承老菜谱。宫廷菜是北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买来故宫出版的乾隆下江南时的每日菜单进行深入研究,还对清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溥杰长期走访,从中了解到清宫御膳真实的一面,通过不懈努力,先后挖掘整理出200多款清宫御膳,编写完成了《经典清宫菜》一书,使“昔日帝王宴,今日寻常百姓盘中餐”终成现实。其中,根据清宫御膳档案研制出的“北京宫廷烤鸭”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这是继“扒猪脸”之后,国家专利局批准的中国菜肴的第二项发明专利。

  几十年间,艾广富总结整理出上千道京菜的菜谱,恢复了很多失传的北京菜。现在,年过八十的艾老依然四处奔走,在各大饭庄做培训带徒弟,是鸭儿李记、瓷器院子等多家餐厅的顾问,致力于传承京菜传统,乐此不疲。

  这些年,艾老恪守着勤行的规矩,这些规矩经数百年摸索而成,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然而,他很遗憾地看到,其中的规矩与坚持、风格与传统,于今大多荡然无存。老北京的勤行并无大师之说,却有誉满京城的名厨与名菜,通过寻回失去的传统,使人们恢复对这个行业的尊重,是艾广富的职业理想。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