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寻找妈妈的单亲孩子:活了24年 我从没见过她一次

2019
01/21
10:55
新浪新闻

  “不想上学了,没意思”

  或许因同样来自单亲家庭,刚满30岁的班主任王耀很快就注意到了陈筝——半年前,他来到北城小学不久就发现,陈筝不爱发言,即便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也不说话,课间别人去玩,陈筝就在一边看着。

  “其他几个单亲孩子也是比较内向、敏感。不比我小时候,现在的小孩子其实什么都懂,我那时(爸妈离婚时)还比较懵懵懂懂。”在王耀看来,陈筝算是很自律的学生,有些单亲家庭的学生就很难管教,课堂捣乱、不写作业、打架。

  前不久,班上有名学生三番五次不交作业,王耀急了,追问她为什么不交作业,谁知这名学生突然哭了起来,边哭边说自己想妈妈,想到没法写作业……他猜想,“也许,这些孩子是想通过这些行为来吸引同伴或老师的关注,得到他们的反馈。”

  1000多公里外,孝廉小学(乡村小学)校长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村里孩子妈妈一走,爸爸一般就去外面打工,有的直接在外面另组家庭就不回来了。很多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着,也有一些跟孤儿差不多。” 眼下让张建华头疼的是,由于隔代抚养,学校这28名单亲家庭学生普遍生活、学习习惯比较差,最大的问题是不爱写作业。

  记者在与张建华一起走访单亲家庭学生张欢家时,一进屋便闻到一股呛人的煤气味,有同行者实在闻不下去就闪到了屋外。然而张欢和姐姐张圆两人却全然不觉,正坐在离电视机不足1米的地方,聚精会神地看电视。电视机是她们唯一的玩具,在这约20平方米的房间里,还放着两张大床,一张睡人,一张充当她们的“书桌”。但她们要先过完“电视瘾”才去写作业。

  “我认的字都忘了,作业都是她们自己写。”张欢张圆姐妹俩由50多岁的奶奶拉扯。她们的生母在生下她们没几天就去世了,后来爸爸又给她们娶回来一个妈妈,给她们生了个弟弟,但在一起生活五六年后就离了婚,弟弟也被后妈抱走了。后来张欢张圆爸爸常年在外务工,一年回来的次数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不过父女可以经常视频,张欢总嚷着让爸爸给自己买个电脑。

  奶奶可以说是与孩子最亲密的人,吃喝拉撒洗涮都是奶奶跑前跑后去张罗,生病了也是奶奶守在身边喂水喂饭,晚上睡觉时,姐妹俩都争着挨着奶奶睡。张欢说她不喜欢待在学校,反倒最喜欢待在家里和奶奶玩,至于以后,她想去打工挣钱,“挣很多钱”,因为“那个傻女人就嫌俺家穷才跑了”。姐姐张圆梦想着当个警察,因为她看电视剧里的警察很帅。

  对于俩孙女的学习、升学,奶奶倒是顺其自然,“她们不是上学的料子,家里坟上也没那个劲儿。”

  这也正是让张建华忧心的地方,“小学正是学生养成好习惯、打好学习基础的好时期,这时候耽误了,以后就得费劲了”。他注意到,学校中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趋势,只有极个别学生学习成绩特别好,多数成绩处于中下游的水平,比如说张家两姐妹。

  虽说义务教育阶段,总不至于没学可上,但据记者了解,在孝廉小学,只有成绩拔尖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对口县中的选拔考试,其他学生则要就近入学,进入附近的多所乡镇中学。

  但在孙小隆看来,乡中是“实在不行的学生才去的”地方,“现在但凡家里有点门路,买得起房,塞也要把孩子塞到县里头去上学。”孙小隆小学毕业后,自己想都没想就去了乡中,因为“学习差”“离家近”“不用花钱”。

  回想起来,孙小隆觉得初中和小学过得差不多,除了离乡上的网吧更近了。老师一不留神,他就会偷偷溜出学校去泡网吧,那时候的QQ号还没超过8位数字,他喜欢在QQ上和别人聊天,喜欢打些网络游戏,“网上比身边要热闹”,这会让他觉得自己没那么孤单。对此,除了有位同村的老师偶尔敲打敲打,根本没人管,加上底子差,又总是和人打架,没多久他就从学校跑了出来,“不想上学了,没意思”。

  对于辍学这个决定,孙小隆的家人也支持,“觉得成绩不好也考不上好大学,还不如去打工,一个赔钱,一个赚钱,十几年下来能差二三十万元”。在孙小隆所在的村里,初中就辍学去打工的并不鲜见,外出务工已成为村里青壮年的主流生活方式,甚至是离开学校的年轻人的人生“必由之路”,“考上学算哪门子光荣,谁挣了钱开上车,县城里买了房才算出息”,对城市、对金钱的躁动似乎弥漫在整个村子。

  不过,当时只有14岁的孙小隆对挣钱也没太多概念,只是觉得打工“好玩儿”,身边都是同伴。此后10来年,孙小隆四处打工,在鞋厂流水线上干过活儿,在饭店当过厨师,最近又在物流公司开大货车,一个月拿8000元的工资,算是迎来了“人生巅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