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996”作息成潜规则? 超负荷加班的职场无奈

2018
11/29
09:14
央视网

  11月22日,22时左右,中关村丹棱街附近的写字楼依旧亮着灯。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疯狂的加班楼

  晚上10点后,中关村丹棱街附近的购物中心人流渐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相邻的写字楼依旧灯火通明。大楼内,码农们还在对着电脑屏幕做一天中的“最后冲刺”。

  直到夜深人静,他们才陆续拖着疲惫的步伐走出格子间,钻进出租车,四散回自己的住处。

  35岁的李畔就是这支加班大军中的一员。

  研究生毕业后,他就加入了码农的队伍,先后换过4家企业,坐标都在中关村、西三旗这样的IT企业聚集地,但不变的是“996”工作模式。

  李畔从来不用经受北京晚高峰的蹂躏——那个时间段,他还捧着外卖在自己的工位上找bug。

  他不用担心下班晚打不到车,因为深夜时分,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们都喜欢在这片加班重灾区徘徊抢单。

  同样是深夜11点,在东城区一家外资咨询公司工作的林睿在最后核对数据,电脑的办公系统上,还亮着一串头像。

  每当这时,他都要强迫自己驱散困意,提高效率,避免成为办公室里最后一个走的“倒霉蛋”。

  入职两年,这个1995年出生的男孩从来没空玩抖音、没时间追剧,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早点回家睡个好觉。

  但往往这样的愿望也不一定能实现。通常,林睿回到位于房山的家时,已经是12点后。

  来不及看微信、刷微博,到家后的林睿会迅速洗漱完毕,然后倒在床上入睡。过不了几个小时,他又要应付新一天的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