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陷”落之祸:达州地陷事件的创痛之思
2018
10/12
08:50
央视网
因何而“陷”
如此多的地陷事故究竟是因为什么?
地质学有关定义阐明: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是一种缓变性地质灾害。它具有隐伏性、突发性、群发性、多因性等特点。
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吕金波博士曾在采访中表示,导致地面塌陷的因素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自然作用、人为作用、人为诱发自然作用等3种原因。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发生地面塌陷的地点大多都存在工程活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地质因素是基础,而工程因素与极端气象一道,成为诱发地陷的两大外部原因。
多年来的地陷事故也并非没有引起重视,央视网记者查阅了由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编制的《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发现我国多地都正被地面沉降所困扰,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渭河盆地等地区日趋严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分布于京津冀、江浙沪等多地。
除了自然原因所导致的地质变化,现在很多城市里,地下的涵洞、下水道、光缆、等公共基础设施在建设时以及后续的监测中,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问题,都有可能引起不可测的后果,例如用于填充的材料若被随意地塞满,随着时间推移,随时有可能因各种原因流失,在极端天气或一些外力影响下导致地面塌陷。
地陷,早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 上一篇: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 10-11 ]
- 下一篇:替代版诺贝尔文学奖今颁奖 能否得到市场认可?[ 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