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宫养心殿正式启动大修!它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2018
09/04
09:13
央视网
9月3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右)请出养心殿正脊内的宝匣,交给故宫古建部副研究馆员徐超英(左)。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养心殿曾见证清代多次重大历史事件
养心殿,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六月,万历二十二年曾进行修葺。清初沿用明代养心殿,顺治朝曾作为皇帝的寝宫之一。它比邻乾清宫,处在内廷的最南端,去乾清门、西华门等都非常方便。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顺治皇帝因患天花崩于养心殿。康熙朝以后,养心殿的功能有了变化,康熙初年于此设养心殿造办处。据《康熙时期的养心殿》一文,养心殿还曾作为皇帝日常学习、接见臣工的场所,御膳房曾设于此处。
到了雍正元年,养心殿成为了皇帝的寝宫和日常理政的中心,更取代内廷乾清宫的地位,成为清代宫廷政治活动的中心,见证了清代历次内政外交、帝王崩逝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养心殿也是故宫古建筑群中最具典范意义的代表。它的主体建筑是明代官式建筑的遗存,殿内装修则引入了满族文化,并利用自西方传入的绘画,开创清廷独有的艺术形式“通景画”。
9月3日,北京故宫养心殿修缮项目现场。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亦指出,养心殿的空间特点集中体现了清代帝王的治世理想与人文修养, “通过养心殿可以透射出整个清代的宫廷历史甚至清代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 上一篇:“九个坚持”:推进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 09-04 ]
- 下一篇:个税调整后到手工资反而少了 真相是这样[ 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