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自媒体,良好生态如何培育(解码·把脉自媒体)

2018
08/31
09:00
央视网

  判定标准模糊,造假精细度提升,给维权监测增加难度

  “洗稿其实就是剽窃。”某知名自媒体人曾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文指责洗稿行为,“你不能把人家的标题、核心创意,甚至例子、重要语句都一成不变拿过来。”这一“宣战”一时引发公众对洗稿现象的广泛关注。

  何为洗稿,何为借鉴?由于缺乏相对明晰的判定标准,当事双方往往各执一词,令原作者维权受阻,也影响平台举措发挥效果。以微信平台为例,早在2015年,微信平台就推出原创声明功能,目前已形成用户快捷举报和线上侵权投诉系统两个渠道,如核实违反著作权法,微信将予以坚决处理。但据微信团队介绍,由于目前法律法规对洗稿行为定义相对不明确,可供执行的依据较少,平台方面在认定著作权法上的侵权行为时可能会存在争议,亟须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平台、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造假现象为何屡禁不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认为有多方面原因,如内容造假所带来的经济诱惑巨大,现行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技术手段难以从源头遏制造假,普通网民容易被不良自媒体利用等。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洗稿刷量在法律层面和舆论层面还未形成真正具有警示作用的处罚案例和措施,一些自媒体在逐利心态下可能采取侵权违规行为。

  此外,日益精细化的技术手段也给对应平台监测增加难度。“目前自媒体造假的精细度有所提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介绍,以自媒体刷高阅读量为例,以前一般在固定时间操作,阅读量增长趋势明显异常,而现在的刷量造假可以模仿自然阅读量增长的曲线,其增长变化相对更为自然,不易被用户察觉。

  随着平台阵营不断扩充,自媒体造假开始呈现出从平台化到跨平台化发展的趋势。“在一些我没有发表过文章的平台,会遇到原创文章被人抢先发布的情况,有的甚至原文照搬。”自媒体人梁子表示,遇到此类情况,跨平台的追责申诉费时更久,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