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的“青年观”
2018
06/28
09:10
人民日报
青年的榜样——“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年时期的习近平,也有自己心中的榜样。
1966年,还在上初中的习近平,读到了《人民日报》刊登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政治课张老师念了这篇通讯,我们当时几次都泣不成声……”
“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和参军入伍,……一直有焦裕禄的影子伴随。”习近平曾回忆说,“见贤思齐,总是把他作为一个榜样,对照自己。”
1969年,不满16周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高原当知青。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他什么活儿都干,什么苦都吃。再忙再累,习近平也没有落下学习,上山放羊他还揣着书,下田锄地他也带着新华字典。
能吃苦、爱学习,“有知识、点子多”,习近平被乡亲们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大家建起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7年的插队生活,让他立下了人生志向——“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习近平多次和青年朋友提起这段经历,以亲身经历激励青年。他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语重心长地对青年提出殷切期望,鼓励青年奋斗逐梦。
习近平看重青年“立鸿鹄志”,2017年5月在中国政法大学,他告诫大家:“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对于人生价值追求,习近平对青年人说:“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习近平勉励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在习近平看来,“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 上一篇:新时代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光辉指南[ 06-28 ]
- 下一篇:主汛已至,防汛措施有哪些(深阅读·关注汛情)[ 0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