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吃多小龙虾体内会长寄生虫?5月这些谣言你入坑了吗

2018
05/30
08:52
CCTV

  谣言三 不法商贩用甲醛等泡荔枝保鲜

  眼下正是新鲜荔枝上市的时节,最近微信上流传一则消息称,如果买的荔枝鲜红水灵,可能是经过甲醛、乙烯、二氧化硫等物质浸泡的缘故,吃了会危害健康。

  真相:荔枝可以说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时令水果了。每当荔枝上市之际,就会有类似的文章在朋友圈里传播。通过查询可以发现,最早的帖子出现在2007年。

  其实,网络流传的几种药物已经被辟谣过多次:譬如甲醛,由于其挥发性强,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根本不可能被用于荔枝保鲜这一途径;另一种化学物质是乙烯,传言不法商贩会用乙烯来保持荔枝新鲜。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乙烯主要的作用是催熟,而荔枝的保鲜恰恰相反,需要抑制成熟。

  比较具有迷惑性的是二氧化硫。有媒体曾经进行试验,的确在荔枝上检测出二氧化硫的成分。其实,水果可以使用杀菌剂进行保鲜,而二氧化硫是农业常用的杀菌保鲜剂之一。在2015开始实施的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应小于每公斤50毫克。事实上,二氧化硫是气体,在水果表面根本吸附不了多少,经过正规渠道出售的荔枝每公斤二氧化硫残留量均远低于50毫克。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