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两会·改革新征程】“功成不必在我”蕴含大格局大战略
“‘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3月8日上午,习近平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既要做那些显绩的工作,也要做那些潜绩的工作。既要做那些立竿见影的工作,也要做那些为后人做铺垫的、打基础的工作。在这个方面就不计较个人的功名、功成名就,我们追求的一个是人民群众的好口碑,一个是历史沉淀之后的真正的评价。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树立正确政绩观,就不能一味追求“显绩”,而忽略“潜绩”;也不能“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认真“做事”而不是“做秀”,要真正“造福一方”而不是“造势一时”。
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山西右玉县曾经风沙成患、山川贫瘠,60多年来,当地18任县委书记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以一张蓝图、一个目标,一任接着一任、一届接着一届,干出了现在的树木成荫、生态良好。习近平在《求是》上谈到的这个案例,极富启发意义。
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种大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一张蓝图抓到底,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思想境界。什么思想境界?就是功成不必在我。”坚守这种大格局,绝不意味着可以碌碌无为,“消极、怠政、不作为”,相反,更要激发出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
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种大战略。这种为官战略,超越“给自己留名、为自己邀官”,超越“只让领导注意,不关心群众满意”,超越“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而追求“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干事创业就要树立这样的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并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政绩之本,在于为民。”习近平早就强调,“各级党组织要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只要我们的官员真正做到“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真正把人民放到心中,想着为民做事,老百姓就会记在心里;真正做到“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多做有利长远的实事,历史就会给出正向评价。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要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就能赢得老百姓的赞誉,我们的事业就一定兴旺发达。(特约评论员 王石川)
- 上一篇:【央视快评】以“五个振兴”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03-09 ]
- 下一篇:哪些行业大有发展?习近平提到了这些[ 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