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集镇村落
1987年全县共有自然村1905个,其中设村(居)委会的203个,有圩市的25个,设乡镇治署的15个。它们的历史、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地位各有不同,今择要简述。
翠 江 镇
翠江镇址古名竹筱窝,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县令王云将其辟作县治,迄今已1000余载。从宋至民国初期称在城里,民国中期后称城厢,解放后称城关。1984年行政区划为镇,命名为翠江镇,因翠江穿过镇中而得名。
翠江镇面积约20平方公里,较为平坦开阔,森林覆盖率23%。全镇共有6617户、30284人。其中农业户1473户、8686人,划为5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镇区内古有慈恩古塔、寿宁夜月、草苍古迹、南山倒影、西溪返照、龙门长桥等胜境,历史上列为县之八景,但自清代中叶以来先后毁废。县之西溪穿过市区,在东郊合水口与东溪汇合,是本镇通往闽江的唯一水运渠道。民国时期只有通往连城的简易公路。镇区内的县衙前至下东门街,城外寿宁桥至塔寺的塔下街、至薛家坊的横街,街道狭小,镇容破落。
解放后,特别是近几年该镇市容改观,面貌一新,城区道路总长已达20.3公里,其中20~30米宽的主干道有6.7公里。先后建起影剧院3所、公园2处、革命纪念馆、文化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正建设中)、图书馆、青少年宫、工人俱乐部、体育馆。现有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师范学校、卫生学校、小学、中心幼儿园等11所。开设医院、门诊、医疗室共11处(详见卷十二城乡建设)。公路四通八达,班车直达三明、永安、龙岩、漳州、厦门、邵武和江西的石城、瑞金、宁都等22县、市。
镇区内兴建县合成氨厂、林产化工厂、木材加工总厂、通用机器厂、机电厂、针织总厂、羽绒厂、自来水厂、电视机厂、机床厂、无线电厂、酿酒厂、食品厂、木器家具厂、稀土矿、机砖厂、木碗厂、儿童玩具厂等工矿企业和为城乡人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商业网点、邮电局、科技信息中心。宁化城郊乡人民政府亦驻本镇区内。
- 上一篇: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01-11 ]
- 下一篇:卷二 自然地理[ 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