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县至清末大事记(三)
1958年
2月28日~3月4日,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与会2000余人,会上县委部署“大跃进”。
4月19日,福建省人民委员会颁布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宁化城关慈恩塔、青云塔、允升塔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月26~31日,县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本届人民委员会委员16人、出席省三届人大代表3人,赵其泰当选为县长。
是月,县公安武装平定凌启昇为首的反革命暴乱,30余名暴徒就擒。
6月18日,安乐乡建成农村第一座水利发电站,发电量为16千瓦。
6月26日~7月1日,县委召开三级扩干会,传达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7月15日,县人委抽调250名民工支援三明钢铁厂建设。
7月30日,宁化抽调民工1000名支援漳龙铁路建设。
8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将368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30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
是月,安乐伐木场创造200米架空索道牵引逆坡集材新工艺,并制成模型于1959年春送往北京,在全国劳动保护展览馆展出。
9月4日,龙岩专员公署从宁化抽调500名民工修建连城军用公路。
是月,乌龙峡水电站动工兴建(至1960年3月完成大部分石方开炸工程,尔后下马,1964年冬续建)。
11月3日,县人委成立“后勤指挥部”,全县开办“吃饭不要钱”的公共食堂1505个,有37634户参加,占全县总户数97.3%。同时创办托儿所和幼儿园1530个,受托儿童18411人(但不久便解散)。
12月7~12日,县委召开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与会1800余人。
12月16日,省军区与龙岩军分区在宁化召开民兵工作现场会。全县民兵建制改为团、营、连、排、班。
是年,开展丝虫病普查,全县17万人中,查出微丝蚴阳性者2.55万人,阳性率占15.2%。
- 上一篇:建县至清末大事记(二)[ 12-20 ]
- 下一篇:建县至清末大事记(四)[ 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