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县至清末大事记(三)
1959年
1月,县委成立“肃反”检查团,对本县“肃反”运动进行复查。
2月,宁化、清流两县合并为清宁县,24日按新建置合署办公,县署设宁化。
是月,在县人民体育场举行第一届农民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有田径、举重、摔跤、射击等,参赛人员500余人。
5月1日,原福建省501矿改为清宁县501矿,由省属下放为县属。
5月22日,禾口镇的村头、常丰里、罗铺里、古坑四个自然村划归方田人民公社管辖。
6月14日,县委组织民工短期突击运粮,按期完成500万公斤粮食外调任务。
5~6月,遭受三次洪水灾害,淹没土地万余亩,冲坏大小水利设施千余处、桥梁百余座、水电站2处,倒塌房屋40多幢,压死3人,压伤4人,县委组织数千人抢险抗灾。
10月,华侨观光团部分华侨来宁化观光与探亲访友。
10月28日~11月3日,县四级扩干会召开,与会1769人。会议传达省委扩大会决议,开展反“右倾”运动,部分干部和群众遭到错误的批判和打击。
1960年
1月5~7日,城区举行全县群众业余文艺会演,400余人参加演出。
春,全县发动开发“万宝山”运动,共花费250万个工日,严重贻误春耕生产。
6月11日,龙岩专署电告:永安小陶因遭特大水灾,务必在20小时内调拨粮食急救。赵其泰县长立即组织汽车10辆,装粮28000公斤,连夜运送,受到专员公署通报表扬。
7月13日下午,县粮食局第一碾米厂失火,计损失11万多元。
8月4日,县委组织人员对春季人口死亡、外流情况和营养性水肿病人进行全面检查。
9月22日,县委拨款3.6万元救济水肿病患者和解决收容孤儿婴孩生活问题。
8~9月,县委派工作队在灵地、安远、嵩口3公社和18个大队开展“三反整风”运动。运动中采用粗暴的斗争方法,不适当地处分和伤害了一批干部。
冬,曹坊、安远、中沙、水茜、禾口、济村、嵩溪发生火灾,共烧毁房屋458间,烧死小孩2人,烧伤5人,损失严重。
是年,由于1958年起受高指标、浮夸、瞎指挥、强迫命令和“共产风”等影响,1960年粮食总产量下降到4.55万吨,出现较严重的营养性水肿病和人口非正常死亡。
- 上一篇:建县至清末大事记(二)[ 12-20 ]
- 下一篇:建县至清末大事记(四)[ 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