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卷三十二 第三章 婚丧喜庆

2010
06/10
18:04
宁化县志

庆寿  古时多为高龄庆寿,历有“一十二十无人知,三十四十杀只鸡,五十六十打锣打鼓震天地”的俗说。但内亲的庆贺则不尽然,婴儿出生要备鸡、酒向外家报喜,尔后“做三朝”,“做满月”,“做过周”,每满十岁“做生日”,都得备办酒席,待到五十以上大寿,则由儿女发起为父母做寿,女儿要备寿面、寿饼、花烛、喜爆、布鞋、衣料、三牲等礼品,父母健在的,布鞋要送两双。生日前夕亲友前往道贺,“暖十”食面,有的要举行“拜寿”仪式,正日宴请宾客。乡村富户还有念经祈寿,或者演戏待客。

 

  新迁  旧时建房,要请堪舆择基,破土动工及上梁立柱要选“吉日”。亲朋道贺叫“送茶”,有的乡村有“赠工”。上梁要办酒席,竣工要“出破殡”。迁入新居要择吉时,从老灶做好一甑饭移到新灶上,俗称“接火”,妇女小孩端着灶神木牌,男主人手捧祖先牌位,沿途鸣爆,亲友族拥庆贺,三朝设宴谢客。上梁与入宅,前者以建筑师傅为上宾,主人母族和妻族血亲尊长次之,后者适为其反。

 

  入学  小孩适龄入学,必先择定吉日吉时。外祖家制备鞋帽、衣着,鞋子要有“双鼻”,还有书桌、纸笔墨砚。届时穿戴一新,由塾师带往孔庙拜谒圣人,供上糖糕米粽,寓意“高中”;又在池塘放入鲤鱼,企望能跃龙门。拜毕点授《三字经》,执笔填红写字,以“回子饼”分饷同学。晚宴塾师亲友。农村礼仪亦同,但程序较简。

 

  解放后,庆寿和新迁习俗大致相同,而入学已成为城乡每个适龄儿童的义务,教学使用统一教材,旧俗已废。但“尊师重教谋进取”毕竟是客家人的特牲,如若高考或中考得“中”,仍被视为人生大喜,发糖、宴请几成风气。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仕鹏】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