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宁化在线>> 医讯动态

产下缺陷儿:华大基因和患者谁之过?

产下缺陷儿:华大基因和患者谁之过?

解读:无创DNA:过度营销下的医生推崇

据了解,此前让华大基因深陷“举报门”的罪状之一,就是“伪高科技”。而衡量一家公司是不是高科技公司,最明显的标准就是研发费用。

2017年,华大基因研发费用为1.7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8.3%,较2016年的1.76亿元下滑1.13%。而同期,华大基因的营销费用却高达4.02亿。销售费用由2016年的3.28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4.02亿元,同比增长22.62%,在规模和增速上都远远超出研发费用。

华大基因财务总监陈轶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解释称,华大基因目前营销费用主要在于销售人员、渠道以及保险方面。他指出,随着收入的增长,公司必然需要相关资源的投入、营销渠道的铺设等,而华大基因在上市以后保持着一定的品牌推广。

事实上,近年来基因测序检测这一号称“百亿市场”的领域,确实存在过度营销的现象和炒作过热的苗头。对此,牛津大学临床神经学博士史宇航撰文指出, 基因测序产业存在着过度营销的现象。“就如众多携带基因缺陷症出生的孩子一样,就是这一场营销下的悲剧。如果营销不懂产品,肆意宣传,而避免或者忽略了一些存在的限定因素,很容易造成如文中(《华大癌变》)所说的这些问题。”

而在这种营销攻势下,难免会出现《华大癌变》一文中指出的现象,“部分医疗机构、医生,对无创检测过于‘推崇’,以至于到了盲从,甚至不负责任的地步。”

史宇航博士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目前医生对此技术(无创检测)的推崇热度就像人工智能战胜人类各大新闻的屡屡出现,譬如阿尔法狗的胜利、机器学习和自动驾驶的大热。在此情况下,大多数医生也逐渐相信机器往往能给出正确答案并且采纳,虽有失妥当但说‘完全不负责任’却也言过其实”。

史宇航博士提醒,“业界对此次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上基因检测手段及其应用,不应当作为确诊手段,更多的应当是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技术辅助医生作判断。”

参考资料

1.《华大癌变》 https://mp.weixin.qq.com/s/aVykb539rkxDwRnA0YQ03A

 

2.《独家丨华大CEO向本报回应核心业务“癌变”质疑》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180713/herald/e2382b58e820a199c623f1d73ef9c665.html

3.《上市首年遇资本降温,市值缩水400亿 热炒后的华大基因:利润增速放缓 重金储备技术》http://stock.hexun.com/2018-05-02/192933813.html?from=rss

4.《华大真的“癌变”了吗,究竟是谁的锅?》https://news.cnblogs.com/n/601719/

(责任编辑:郑帆影)

【责任编辑:马威】